“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是我国电子信息类顶级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具有规格高、难度大、强应用、重创新的特点,为全国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切磋技艺、追逐梦想的国家级高端平台,也是推进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合作的良好契机。
飞凌嵌入式作为本届大赛协办单位之一,联合瑞芯微在应用赛道中设立专项赛题,并采用基于瑞芯微RK3588芯片设计的ELF 2开发板作为参赛平台,双方希望通过这一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嵌入式系统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2025年嵌入式大赛上,东南大学206团队凭借参赛项目“基于RK3588的智能座舱多模交互系统与大模型语义理解优化”,荣获全国一等奖。该团队由自动化学院的王心果、方湘、陈逸煌三位同学组成,并得到李奇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获奖项目的具体内容。
“基于RK3588的智能座舱多模交互系统与大模型语义理解优化”项目介绍
随着车载座舱系统功能日益复杂,传统操作方式普遍存在交互繁琐、过度依赖视觉、语义理解能力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智能驾驶场景对安全性与便捷性的双重需求。为此,参赛项目基于瑞芯微RK3588设计的ELF 2开发板,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多模态车载人机交互系统,旨在提升车载环境下的人机交互自然性与操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具体工作如下:
首先,针对实际车载需求,此参赛项目设计并集成了近十项功能模块。在辅助驾驶方面,本项目设计了疲劳驾驶监测、倒车助手、哨兵监控和行车导航等常用功能模块,全面覆盖行车与驻车过程中的多种应用需求;在休闲娱乐方面,本项目设计了音乐播放器和桌面宠物两个模块,此外,还集成了面部解锁,手机投屏,天气播报等功能,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触觉交互等多种方式与系统进行交互,交互方式灵活自然,能够有效降低驾驶过程中对视觉操作的依赖,提升行车安全。
同时,针对传统车载座舱自然语义理解难题,此参赛项目在车载语音交互环节引入了语言大模型(LLM)技术。相比传统语音助手,本项目通过构建高性能语音中枢,实现了对口语化表达的精准理解,能够灵活应对多样化指令,显著改善语音交互体验,有效降低驾驶员认知负担。
最后,此项目采用了模块化架构设计。各功能模块独立部署,便于按需裁剪与升级,满足不同车型、不同用户需求。借助RK3588平台强大的AI算力与多媒体处理能力,系统能够在实现复杂功能的同时保持快速响应,保障用户操作的实时性与流畅性。实际测试表明,系统各模块稳定可靠,语音识别准确率高,响应延迟低,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作品介绍均来自2025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应用赛道学生提交的参赛作品展示,由学生自行制作。飞凌嵌入式展示获奖作品内容仅为展示参赛者作品,为开发者带来更多创意启发,并已征得主办方及参赛团队同意。飞凌嵌入式不承担作品展示内容或视频字体的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
6071文章
45198浏览量
656536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