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报道 文/ 章鹰) 2025年,阿里巴巴通义千问Qwen的累计下载量悄然超过Meta的LIama,登顶全球开源模型榜首。11月17日,零一万物行政总裁李开复在2025年香港中美论坛时表示,人工智能是全球经济的强大推动力,将创造巨大价值,中美企业均有望从中受益。他指出,目前全球前十名的开源模型均来自中国,中国开源模型的市场份额已经升到约64%,而美国份额约占30%。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目前,千问app公测版已经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并且同步提供网页版和PC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未来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使其具备更加强大的能力。

这一消息加剧了美国科技巨头的焦虑感。前谷歌CEO 埃里克· 施密特表示,美国最大的AI模型闭源收费,中国最大的模型却开源免费,这种悖论正在颠覆游戏规则,最终全球大多数国家可能转去使用中国的AI技术。
美国Meta公司与阿里巴巴的开源AI大模型之争开启于2023年,这一年 Meta 率先打响开源大模型的第一枪,成为行业标杆,而阿里迅速跟进,正式拉开两者竞争的序幕。
2023年7 月,Meta 发布首个开源商用大模型 Llama 2,包含 70 亿 - 700 亿等多个参数版本,训练数据达 2 万亿个 tokens,性能比肩 GPT - 3.5,当时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加入其阵营,还与微软 Azure 达成合作扩大分发渠道,一举确立在开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阿里巴巴的“AI大模型” 通义千问大模型最初于2023年4月7日开始邀请测试,并在2023年4月11日的阿里云峰会上正式揭晓。同年8 月,阿里云推出通义千问系列开源大模型并允许免费商用,后续还上线开源的大规模视觉语言模型 Qwen - VL,直接对标 Meta,将国内大模型带入开源赛道,双方对垒格局形成。
此时,双方都深耕开源,但策略各有侧重,竞争聚焦于生态构建与模型性能。Meta在2024 年 4 月推出 Llama 3,扎克伯格披露其背后是百亿美元级别投入,后续还推进参数升级与多模态功能迭代。
阿里云副总裁徐栋表示,阿里巴巴在AI大模型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迭代速度快。2023年,阿里推出AI大模型,一年更新四次。现在更新速度加快,基本上1个月更新2-3个模型。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的通义系统模型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开源衍生模型数量最多的一个平台,在2024年10月已经超过美国Llama的衍生模型数量,夯实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2024年4 月 18 日,Meta 重磅推出开源大模型 Llama 3,同日扎克伯格在接受科技播客专访时,分享了开源这个 “价值百亿美元模型” 的决策过程。Meta于12月6日重磅发布新一代开源大语言模型Llama 3.3,在模型性能、多语言能力和上下文长度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相比前代产品,Llama 3.3仅用70B参数即可达到405B级别的模型性能,支持128K tokens的上下文窗口,大幅提升长文本处理能力。
2025年4月29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新一代通义千问大模型Qwen3,包含6款稠密模型和2款MoE模型,参数规模覆盖0.6B至235B。其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以22B激活参数实现235B总参数量,在编程、数学推理等基准测试中超越DeepSeek-R1等全球顶尖模型。

阿里巴巴Qwen3-235B-A22B登顶开源模型冠军,在指令遵循上实现关键超越,理解和输出全球语言不再是问题!Qwen3-coder在WebDev Arena取得并列第一,成为最受研究人员喜爱的大模型之一,在专业领域大杀四方。
阿里巴巴正式发布的Qwen3系列大模型报告显示,系统披露新一代开源模型在架构设计、训练方法以及性能表现上实现全方位的突破。其旗舰型号Qwen3-235B-A22B凭借创新的混合推理机制,在数学推理(AIME25测评81.5分)、代码生成(LiveCodeBench 70.7分)等关键指标上,不仅超越DeepSeek-R1(671B参数)、Grok-3等国际竞品,更实现了多语言覆盖(119种语言)、轻量化部署(4张H20显卡运行)及动态推理模式切换等核心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开发者发现,Qwens3-Max的性能媲美GPT-5,而定制成本仅有调用Open AI API的十分之一,企业家们算了一笔账:原本需要百万美元投入的AI项目,现在基于Qwen仅需十分之一预算就能落地,这种“技术平权”直接动摇了美国闭源模型的根基。
2025年7 月 30 日,扎克伯格发布公开信,称因超级智能的安全关切和商业回报需求,Meta 将 “谨慎选择开源内容”,标志其开源战略根本性转变。此前 Meta 已挖来顶尖 AI 研究人员并投入 143 亿美元到 AI 领域,庞大投入需要闭源模式实现直接商业回报,甚至已暂停最新开源模型测试,集中资源开发闭源模型。
2025年以来,以阿里千问为代表的中国AI大模型凭借开源开放策略,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大会上明确指出,自2025年以来,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且领先优势持续扩大。阿里千问模型的“攻城略地”,甚至倒逼已经演变为“封闭AI”的独角兽OpenAI公司开源了GPT-OSS。
面对傲慢的美国科技巨头,开发者和创业公司“用脚投票”选择了中国开源模型Qwen,如今,HuggingFace平台上,Qwen的全球下载量突破了6亿次,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两大核心指标都超过了以前的开源王者Meta的Llama模型系列,阿里Qwen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AI开源冠军。
前Google中国区总裁,现任零一万物行政总裁李开复表示,AI领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开源和闭源的路线之争,由于美国的商业模式以及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的对抗,各方都是对模型严加保密,用户难以接触。他强调指出,开源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青睐开源模式,既能获取优异模型,修改自由,又能灵活应用,建立信任,从而实现本地部署。
目前,中国正在引领开源模式,DeepSeek和阿里巴巴Qwen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它们是目前世界上表现最好的两个开源模型,中国的开源模型还有其他多个,而美国的开源已经明显落后,实事求是的讲,这些开源模型都是免费的,可以修改,这种灵活性和开放性已经获得许多美国大学的信任,学生和研究员们之所以使用中国的模型,并不是因为它们来自中国,而是因为它们更加开放。
中国AI崛起浪潮,对美国科技巨头来说充满挑战。2025年年初,DeepSeek以“一轮训练费用仅650万美元”让英伟达股价暴跌17%。当下,“更好更便宜”的阿里千问,又在硅谷科技圈掀起“千问恐慌”。
就在阿里的千问APP上线当天,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白宫连夜紧急抛出“国家安全”备忘录,指控阿里巴巴协助中国军方威胁美国。在AI领域,Qwen的闯入,打破了美国千亿美元打造的AI内循环,让美国感受到了危机。千问APP的价值,在于借助Qwen的开源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以Qwen为底层、以中国开源生态为核心的AI系统入口。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zhangying@huaqiu.com。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