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报道(文/吴子鹏)第四届滴水湖中国 RISC-V 产业论坛上,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RISC-V国际基金会 人工智能与 机器学习专委会主席谢涛教授进行了题为《万物智联时代的RISC-V AI算力之路》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了基于RISC-V构建AI算力的优势,以及实现RISC-V AI 芯片的两种主要模式。
谢涛表示,目前计算技术体系共有三种模式。第一个是A体系,也可称为是“高铁模式”,在高性能计算时就需要加入CUDA阵营(璧仞/阿里 平头哥等),研发永远处于“跟随”状态,被人牵着鼻子走难以绕过的大量专利,只能靠开源的编译器规避诉讼。这种模式虽然容易获得客户,但是反而加强了CUDA
生态,永远无法实现超越。
第二个是B体系,也可称为是“北斗模式”,强调“全自主”,以龙芯和申威为代表,因为不跟市场主流兼容,所以
生态弱。这种模式成本高昂,各 公司需维护一整套
软件工程团队,积累数十年研发投入。
第三个是C体系,也可称为是“ 5G模式”,比如RISC-V,走“全开放”的道路,全世界一起来建
生态。
因此,谢涛认为,基于RISC-V构建AI算力是必然趋势,也是全球共识。基于RISC-V构建AI算力有很多优势,包括:
• 开放与灵活性
AI工作负载变化快,需要特定的优化才能达到最佳性能;RISC-V开放免费的特性为芯片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定制AI加速器。
• 高度可扩展性
RISC-V的指令集精简且高度可扩展;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自定义指令集扩展,以增强AI计算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可以增加向量扩展或其他专用于AI的指令集,从而提升计算速度和能效。
• 功耗和效率优势
RISC-V架构通过简洁设计和定制化扩展,可实现高效的能量使用;RISC-V架构能够通过小型且高效的处理单元,减少等待数据传输的时间,提升整体计算效率。
•
生态系统和社区支持
RISC-V
生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吸引了全球大量 开发者和企业加入,为RISC-V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和丰富的
软件及IP资源,在RISC-V AI领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基于RISC-V构建AI算力方向上,谢涛提到,这也会有两种主要模式:In tegrated 模式(紧 耦合)和Att ached 模式(松耦合)。其中,Integrated 模式以 CPU主干为骨架,集成在CPU内部,共享 PC(prog ram counter)、 寄存器堆等流水线单元;只是在执行单元部分增加了矩阵或向量单元。
Attached 模式外挂在 CPU上的,会有自己独立的流水线、寄存器堆、缓存等。它是“协 处理器”,它可以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CPU的指令;异步地执行不同CPU提交过来的任务。
在这两大模式下,谢涛认为,国产RISC-V要在AI算力方面实现突破,需要做到国际标准 开源社区两手抓,以推动RISC-V国际标准为抓手到国际借力,以共建国际开源
软件生态为抓手到国际借力。
- RISC-V RISC-V 关注
关注
43 文章
2097 浏览量
4556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