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遇到了外国干涉。大多数时候,这些干涉来自一个友好的盟友国家——美国。萨科齐总统和我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监视了五年。”今年5月,在法国国民议会有关外国干涉问题的听证会上,法国前总理菲永发表了这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表态。
“联盟体系”是美国维持霸权的重要手段,但美国并没有平等地对待盟友,更多时候是把盟友当作随时可以利用的跟班。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今年6月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英国、法国、德国等23个国家中,认为美国干预过多或相当多的受访者比例中位数不关心其他国家事务的受访者比例高达82%,认为美国不考虑其他国家利益的受访者比例中位数为50%。 “任何美国盟友都知道,它生活在帝国的阴影下。”英国政治评论员伊恩·马丁在文章中写道,“美国往往只做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
对盟国领导人进行肆无忌惮的监视
长期以来,有着战略独立野心的法国在一些问题上经常与美国发生利益冲突和意见分歧。因此成为华盛顿“重点关注”的目标,频频被美国“刺伤”、“绊倒”。
今年5月法国国民议会举行的关于外国干涉的听证会上,菲永受到议员质询。问题主要围绕他之前在一家俄罗斯公司的工作经历。结果,法国前总理透露自己长期受到美国监视。
菲永指出,美国监视的不仅是法国,还有其他盟友。 “美国情报机构泄露的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还监视(当时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法国内阁的所有成员,无疑还有其他欧洲政客。”
美国对盟友的长期监视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十年前,德国《明镜周刊》爆料称,美国在柏林、巴黎、日内瓦等欧洲城市设有监听站。随后,“维基解密”披露,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希拉克、萨科齐、奥朗德等欧洲政要均受到美国监控。今年上半年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美国秘密军事文件显示,华盛顿一直在监视韩国和以色列等友好国家的政要。
美国并不关心对其盟友进行间谍活动。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甚至在2000年发表了《我们为什么监视我们的盟友》一文,谈到美国监视盟友的“理性”:“是的,亲爱的欧洲大陆朋友,我们监视你们。这是为了遏制你的贿赂行为。”
然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精心打造的庞大监控网络,让美国能够洞察盟友的内政,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欧洲议会发布了关于美国间谍机构“商业间谍活动”的研究报告,并公布了多起美国间谍案件。例如,1994年,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了总部位于法国的欧洲空客公司、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与沙特政府谈判中的传真和电话,并向空客公司的美国竞争对手提供相关信息,最终帮助美国企业抢占先机。大订单。
2013年10月2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前竖起了大型反监控标语牌。新华社记者 方哲 摄
长臂管辖损害盟友
美国对其盟友的另一个典型干扰行为是长臂管辖。 “它对我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是最严重的。”菲永表示,美国“通过长臂管辖干涉欧洲企业的案件,完全无视国际法规”。
菲永提到,2014年,美国指责法国巴黎银行为受美国制裁的国家转移资金,迫使该行支付近9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我就这个案例向法国巴黎银行的管理层询问,为什么我们必须用美元而不是欧元进行交易来规避风险?他们告诉我,如果我们用欧元进行交易,我们将遭遇美国的(惩罚性)措施,而一家跨国银行无法承受美国的这种敌意。”
金融业内人士指出,法国巴黎银行作为欧洲主要国家的重要银行,如果使用欧元进行大额资金结算,将被视为对美元霸权构成挑战,从而招致各国的报复措施。美国。
菲永在担任法国总理期间,希望推动欧元进一步国际化,以对抗美元霸权。为此,他会见了欧洲多国财长。其中,时任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告诉菲永,这个想法很好,但德国不会参加,因为欧洲依赖美国进行国防。
今年4月在法国国民议会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法国前经济部长蒙布尔谈到了他在任期间处理过的阿尔斯通案。这是美国长臂管辖的典型案例。 2013年,美国以违反《反海外腐败法》为由逮捕了法国阿尔斯通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 ),指控他参与了2003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一起与阿尔斯通相关的腐败案件。皮耶鲁奇被判入狱,阿尔斯通则被处以巨额罚款,并最终在美国压力下将相关业务出售给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法国“工业明珠”被美国长臂“肢解”。 。
蒙特博格这样总结美国的干预手段:首先通过情报机构收集相关外国企业的信息,然后利用长臂管辖权起诉这些企业,最后帮助美国企业收购这些外国竞争对手的业务。蒙特博格指出,在阿尔斯通案中,美国司法部当时提交的证据包括美国情报机构截获的大量电子邮件。
“我们怎么能接受这样的长臂管辖?美国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个案件不涉及美国公司,也不涉及美国领土。这是印度尼西亚和阿尔斯通之间的合同,”蒙特博格说。这是对我们主权的侵犯、对我们企业活动的干扰以及非法监视。面对这种情况,抗议已经平息,政治外交反应也不够。这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侵犯。 ”
2003年6月1日,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右)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法国埃维昂出席八国集团峰会时左顾右盼。在对伊动武问题上,希拉克坚决反对布什绕过联合国的做法。新华社
操纵军售夺取盟友订单
美国还利用盟友对美国关键武器装备的依赖作为“管理”盟友的杠杆。在今年4月的听证会上,蒙特堡提到了这样一个事件:“2003年,希拉克总统决定行使法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反对西方联军入侵伊拉克。由于美国控制着“查尔斯·德”号航空母舰,戴高乐(生产)航空母舰弹射器,它单方面宣布(对法国)禁运美国制造的具有战略价值的武器部件。”
“这是一个自称是法国‘朋友’的外国采取的报复行为。”蒙特堡表示,“(法国)政府按照联合国多边主义原则,在安理会(对美国)说‘不’(对美国),因此我国的国防领域受到了制裁。”这是对我们主权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干涉。”
为了自身利益,美国毫不留情地在盟友背后“捅刀子”。澳大利亚于2019年2月与法国签署协议,向法国订购12艘常规动力潜艇。该合同价值数百亿欧元。 2021年9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国和英国宣布将帮助澳大利亚建设核潜艇部队。澳大利亚随后宣布暂停与法国的潜艇采购协议,转而购买美国核潜艇。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早在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上任时,澳大利亚就曾就核潜艇合作问题与美国进行接触,但美国一直隐瞒此事,“尽最大努力让巴黎蒙在鼓里。” 2021年6月,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拜登,但后者只字不提核潜艇问题。白宫直到9月15日正式宣布建立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前几个小时才向巴黎通报这一消息。法国极为愤怒,召回了驻美国和澳大利亚大使。
法国《回声报》当时评论称,拜登政府“将国家战略利益置于盟友之上”。法国蒙田研究所欧洲项目负责人乔治娜·赖特认为,美国并不关心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对法国的影响,表现出典型的美国优先做法。
从非法监视到长臂管辖,再到军事禁运和抢订单,法国人其实很清楚美国的这些“关心”对法国意味着什么。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蒂娜·比特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美国的霸凌行为从来不放过盟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美国对盟友和其他国家的胁迫越来越公开和残酷。
马克龙表示,欧洲必须争取战略自主权。这包括网络、金融、国防等方面的自主权。不能也不敢独立行动的“盟友”只能像伊恩·马丁所描述的那样,永远“生活在帝国的阴影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