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理财

两大业务齐发力 松井股份上半年净利增长52.38%

发布时间:2024-08-15 22:22:41

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松井股份(688157.SH)迎来“收获季”。公司持续深耕高端消费电子、乘用汽车业务,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

8月15日晚间,松井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31.51%;归母净利润4,071.29万元,同比增长52.38%;综合毛利率稳中有升达50.06%,较去年同期提升1.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尤为抢眼。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4.04%、39.13%;归母净利润达2,862.52万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0.87%、136.81%。

松井股份表示,随着下游高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叠加AI技术主导的行业创新牵引,智能手机、PC等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回升,带动公司相关产品需求持续提升;同时,凭借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与服务,公司在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凸显,新增获客数量和在老客户的采购占比持续提升,推动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营收增长35.67%

上半年,松井股份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7,147.89万元,同比增长35.67%,其中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2.85%、6.64%、77.32%。

报告期内,松井股份聚焦目标市场深耕细作,与华为、荣耀、小米等终端客户始终维持高度紧密合作,OPPO、vivo等终端项目日益增多,有效实现手机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领域产品出货量的提升。

此外,公司深度参与客户创新业务,如首次参与华为AI笔电涂层项目并成功量产,为多个终端客户的AI手机项目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整体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国外大客户合作日益深入,获得全面参与苹果不同类别产品涂料项目的开发机会,油墨产品在苹果手机及配件上实现首次应用。

报告期内,海外市场开发渐入佳境,松井越南工厂顺利完成海外终端转移项目对接认证,与三星、罗技、谷歌、Beats等客户合作不断深入,为海外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乘用汽车领域业绩稳步增长

在乘用汽车领域,松井股份以CMF创新解决方案为抓手,持续发力内外饰涂层领域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乘用汽车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667.37万元,同比增长16.85%。

上半年,松井股份不断丰富拓宽产品线,积极打造平台通用型产品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的工艺更精简、能耗更低、良率更高的烧结油墨解决方案成功获得国内某头部汽车玻璃生产厂商AVL资质认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进一步完善车灯用涂层产品技术应用难题,在国内某一头部车企开始导入使用;可适用于车载中控屏的一体黑油墨产品解决方案已完成客户量试。

此外,松井股份继续深化与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的合作,利用差异化产品拓展更多市场应用,如成功参与比亚迪、吉利、小米汽车、理想等客户内外饰领域多个重点项目,获得多个发光保险杠的新合作开发机会,PVD涂料技术在乘用汽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广。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对接汽车原厂OEM涂料、修补涂料试点客户,为进军汽车车身涂料市场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研发费用营收占比14.75%

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是松井股份在发展中始终坚守长期主义的结果。

近年来,松井股份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持续高比例投入研发。2021年-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875万元、7,452万元、9,02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10%。今年上半年,松井股份共投入各类研发费用4,770.6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4.75%。

面对跌宕起伏的外部环境,技术创新不仅是公司实现强势突围的稳定器、动力源,更让公司迎来花开果盛的同时拥有开启新成长的发展底气。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AF产品不仅各项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同行水平,并且在施工工艺方面得以大幅优化,可为用户节省大量成本;基于解决行业痛点的烧结油墨新品研发成功,该产品既具有较宽的烧结温度和合适的膨胀系数,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可广泛适用于汽车玻璃、家电、航空航天等领域;集成电路用功能油墨、低温固化防雾涂料、飞机内饰涂料等产品也相继进入市场验证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构筑技术护城河、保持领先优势的之余,松井股份布局长远积极推进重大创新型项目落地。历经三年多技术沉淀和打磨,公司“涂层材料 数字化涂装技术”系统性解决方案继在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头部客户小批量实验应用之后,成功斩获行业客户量产采购订单,至此,正式宣告全球首创中国首发的电芯绝缘UV喷墨打印样板工程成功落地。

据悉,基于样板工程效应,具有更高材料安全性能、更高性价比的数字化涂层系统解决方案逐步被下游市场认可,国内外多家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厂家正和公司展开深入交流,该项目成果开始进入商业化规模应用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