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的蛮荒时代,中小型交易所往往是新晋项目的“孵化器”,FEG币(Fegtoken)作为2020年上线的DeFi概念币,曾凭借“通缩模型”“ meme币属性”在社区掀起一阵热潮,而其中,抹茶(MEXC)交易所的上线,堪称FEG币早期发展的“关键一步”,彼时抹茶在亚洲市场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其低门槛、高流动性的交易环境,让FEG币得以快速曝光,币价一度冲高0.0001美元以上,社区活跃度甚至能与部分头部meme币抗衡。
“那时候FEG社区天天喊‘抹牛牛’,觉得跟着抹茶就能起飞。”一位早期FEG投资者回忆道,彼时的FEG团队与抹茶频繁互动,上币公告、社区空投、交易竞赛等活动不断,两者几乎形成了“项目方-交易所”深度绑定的共生关系,对许多普通用户而言,“抹茶= FEG的流动性支柱”,这一认知根深蒂固。
转折发生在2023年,随着全球加密市场进入熊市,监管压力骤增,多家中小交易所因流动性枯竭、合规问题陷入经营困境,抹茶交易所亦未能幸免,自2023年中旬起,用户陆续曝出提币困难、客服失联等问题,平台交易量断崖式下跌。
而FEG币作为抹茶上的“明星币种”,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由于抹台占据FEG币超过60%的日交易量,交易所的瘫痪直接导致FEG币流动性枯竭:用户无法卖出,场外价格与平台价格严重脱节,币价从0.00005美元一路跌至0.000005美元以下,跌幅超90%,更致命的是,2023年10月,抹茶官方发布公告,宣布“暂停所有提币服务”,并计划启动“清退计划”,这意味着FEG币在抹茶上的交易场景彻底消失。


“相当于FEG的‘命脉’被切断了。”一位社区管理员无奈表示,抹台的“没了”,不仅是交易所本身的消失,更是FEG币早期生态核心的崩塌。
抹茶的退出,如同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FEG币的全方位危机:
流动性黑洞:抹台清退后,FEG币主要依赖Uniswap、PancakeSwap等去中心化交易所,但这些DEX的流动性池深度远不及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大额交易即会引发价格巨震,“卖盘=砸盘”成为常态。

社区信任崩塌:早期投资者因资产被“锁死”在抹台而损失惨重,社区内“项目方不作为”“抹台割韭菜”的指责声不断,FEG团队曾尝试通过“迁移至新交易所”“释放锁仓币”等方式稳住局势,但收效甚微。
价值归零预期:作为meme币,FEG币的价值高度依赖社区共识和流动性热度,抹台的离开不仅带走了大量用户,更让市场对其“生态前景”彻底失去信心,截至2024年,FEG币的市值已跌出全球前1000,日均交易量不足万美元,沦为“仙币”。
FEG币的遭遇,是加密货币行业“交易所依赖症”的一个缩影,许多新兴项目为快速起量,过度依赖单一交易所的流量支持,一旦交易所出现问题,项目便会陷入“生存危机”,而抹茶的“没了”,也折射出中小型交易所在全球监管收紧背景下的脆弱性——缺乏合规护城河、抗风险能力弱,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如今的FEG币,虽仍在少数社区论坛中被零星讨论,但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热度,有人将其视为“DeFi泡沫的牺牲品”,也有人期待“下一轮牛市卷土重来”,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FEG币与抹台的故事,已成为一个关于“过度依赖”“风险错配”的警示案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