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欧亿交易所(OYEX)在加密货币市场声名鹊起,凭借高杠杆、低手续费以及针对亚洲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它一度吸引了数百万注册用户,24小时交易量长期稳居全球前列,在光鲜的数据背后,暗流早已涌动:2023年起,关于其“流动性不足”“用户提现困难”的投诉在社交媒体上蔓延,部分用户甚至晒出“客服失联”“资产冻结”的截图,为这家交易所的未来蒙上阴影。
市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随着全球加密货币监管趋严,交易所的合规成本与运营压力陡增,欧亿交易所虽宣称“获得多家机构注资”,但其母公司的股权结构始终模糊,核心团队背景也鲜为人知,这种“不透明”的基因,最终在资本寒冬与行业信任危机的双重夹击下,将其推向了被出售的结局。
“欧亿交易所卖给别人”,这一消息最初由某海外财经媒体曝出,随后被知情人士证实:接盘方为一家专注于数字资产并购的私募基金“星航资本”(StarCap Capital),交易对价未公开,但据传“低于欧亿巅峰时期的估值”,为何一家曾经的头部交易所会走到这一步?

业内人士分析,核心原因有三:其一,盈利能力下滑,2022年以来,加密市场熊市持续,交易量萎缩,欧亿的高成本运营(如营销投入、技术维护)使其陷入“烧钱不赚钱”的困境;其二,合规风险倒逼,多国监管机构加强对交易所的牌照审查与反洗钱监管,欧亿因“未在主要市场获得完整牌照”面临巨额罚款与业务限制;其三,资本方急于止损,早期投资方在看到行业回暖无望后,选择通过出售套现,避免资产进一步贬值。

而对于接盘方星航资本而言,这笔交易更像是一场“抄底”:欧亿虽陷入困境,但其用户基础、技术系统及品牌认知度仍具价值,星航资本计划通过重组团队、升级合规体系、引入战略投资,将其打造成“合规化、轻量化”的区域性交易所。
交易所易主,最直接的影响者是数百万用户,社交平台上,“欧亿的钱还能拿回来吗”“新平台会认旧账户吗”的疑问成为高频话题,这种担忧并非多余——历史上,交易所并购后出现过用户资产被挪用、规则突然变更等乱象。

针对此,星航资本在公告中承诺:“将全面承接欧亿的用户资产,所有账户数据、交易记录保持不变,且将在3个月内完成全球主要合规牌照的申请。”但用户依然保持谨慎:新团队尚未公布具体的整改方案;加密行业“暴雷”事件频发,信任的重建需要时间与行动。
对此,行业专家建议:用户应尽快核对账户资产是否正常,开启双重验证;对于大额持仓,可考虑分散至受监管的头部交易所;同时密切关注新平台的动态,尤其是关于资产托管、风险准备金的信息。
欧亿交易所的易主,是加密货币行业“野蛮生长”后理性回归的一个缩影,从Mt. Gox、FTX到如今的欧亿,一次次“暴雷”都在警示:缺乏合规意识与透明度的交易所,无论规模多大,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崩塌。
交易所的竞争将不再是“谁的手续费更低”“谁的杠杆更高”,而是“谁的牌照更全”“谁的风控更严”“谁的用户保护更到位”,对于用户而言,选择交易所时,需将“合规性”“透明度”置于首位;对于行业而言,唯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与行业自律机制,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