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虚拟币交易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虚拟币交易市场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整治的历程,而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在虚拟币交易所的合规探索与行业治理中,始终走在前列,试图走出一条“发展与规范并重、创新与安全兼顾”的特色路径。
浙江的虚拟币交易活动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前后,彼时国内虚拟币市场处于爆发期,不少交易所依托浙江的数字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迅速聚集起大量用户和交易量,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市场乱象丛生,包括价格操纵、洗钱、非法集资等问题频发,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也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虚拟币交易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要求各地政府依法关闭虚拟币交易场所,在此背景下,浙江的虚拟币交易所也经历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多数平台主动关停或转型业务,部分则转向“地下”或海外运营,这一阶段的整治,为后续行业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国内对虚拟币交易持严格监管态度,但浙江并未完全放弃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的创新探索,近年来,浙江在“无币区块链”应用、数字人民币试点、元宇宙产业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为虚拟币交易所的合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聚焦“无币化”技术探索
浙江的部分区块链企业开始转向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数字政务等领域,通过“无币化”模式实现技术落地,杭州某区块链科技公司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搭建了供应链金融平台,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种“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路径,被视为虚拟币交易所转型的参考方向。

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的“类币”实践
作为数字人民币(e-CNY)的首批试点地区之一,浙江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应用和生态构建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和稳定性,与去中心化的虚拟币有本质区别,但其“数字支付”和“智能合约”等功能,为未来数字资产的规范交易提供了技术储备,浙江的虚拟币交易所若能合规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体系,或可在合规框架下探索数字资产交易的新模式。

元宇宙产业中的“数字资产”合规化探索
2022年以来,浙江将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新赛道重点培育,杭州、宁波等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发展虚拟人、数字孪生、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应用,在元宇宙场景中,数字资产(如虚拟土地、数字藏品)的交易需求逐渐显现,浙江的虚拟币交易所若能转型为合规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严格对标NFT的“非金融化”属性(如禁止证券化、投机化交易),或可在合规边界内找到生存空间。
当前,浙江虚拟币交易所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内对虚拟币交易的监管政策尚未松绑,明确禁止虚拟币与法币兑换、虚拟币衍生品交易等活动,任何形式的“擦边球”都存在合规风险;全球虚拟币市场波动剧烈,投资者保护难度大,若缺乏有效监管,易引发金融风险。
从长远来看,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资产的规范化交易或将成为趋势,浙江作为数字经济高地,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在以下方面探索突破:
浙江虚拟币交易所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虚拟币市场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探索”的缩影,在当前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浙江选择了“退”去非法交易,“进”向技术创新和合规探索的道路,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监管框架的逐步完善,浙江或将在数字资产合规化领域交出一份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答卷”,为全球虚拟币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