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以太坊上转个ETH,手续费居然比转账金额还高?”“上个NFT Gas费花了200美元,这‘数字过路费’也太离谱了!”——如果你关注过加密货币领域,大概率听过类似的吐槽,作为全球第二大公链,以太坊凭借其智能合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生态支持,成为DeFi、NFT、GameFi等应用的“基础设施”,但高昂的转账费(Gas费)却像一道无形的墙,让许多用户望而却步,甚至开始质疑“链上自由”的含金量。

Gas费,本质上是用户为了在以太坊网络上执行操作(转账、合约交互等)支付给矿工的“劳务费”,以“Gwei”计价(1 ETH=10^9 Gwei),其价格并非固定,而是由网络供需关系动态决定——当链上交易拥堵时,用户为了让自己的交易被优先打包,会提高Gas费溢价,导致费用飙升。
高价的背后,是以太坊“Layer 1”的先天局限:
以太坊主网(Layer 1)采用“区块容量 交易复杂度”计费模式,每个区块能容纳的Gas总量有限(目前约3000万Gas),而复杂操作(如NFT铸造、DeF i借贷)消耗的Gas远高于简单转账,当用户量激增(如牛市热潮、热门NFT项目上线),区块空间“供不应求”,Gas费自然水涨船高。
2021年“DeFi Summer”期间,以太坊日均Gas费一度突破50 Gwei(约合当时300美元/笔);2023年NFT项目“无聊猿”系列交易时,单笔Gas费甚至高达100美元以上,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显然已超出“合理转账成本”的范畴。
以太坊Gas费高企,绝非“小事一桩”,它正在动摇用户信任、抑制生态活力,甚至阻碍区块链技术的普及。

普通用户:“用不起”的链上体验
对于小额转账用户来说,高昂的Gas费直接让“链上支付”失去意义,比如想给朋友转100 usdt,若Gas费需10美元,实际到账仅90美元,用户不如选择传统跨境支付;对新兴市场用户而言,Gas费甚至可能占到月收入的相当比重,进一步加剧“数字鸿沟”。
开发者与项目:“留不住”的用户增长
DeFi、NFT等依赖高频交互的项目,正因Gas费问题面临用户流失,某NFT项目负责人坦言:“铸造时Gas费过高,导致大量潜在用户放弃参与,项目活跃度直接腰斩。”开发者也陷入两难:降低功能复杂度以节省Gas,会牺牲产品体验;维持功能,则可能因“用不起”劝退用户。
生态拓展:“迈不开”的规模化脚步
以太坊的愿景是“世界计算机”,但高昂的Gas费让它更像“奢侈品商店”,无论是企业级应用落地,还是Web3日常场景普及(如链上游戏、社交),低成本的链上交互是基础前提,Gas费高企,直接让以太坊在与其他公链(如Solana、Polygon)的竞争中,失去“普惠性”优势。
面对Gas费困局,以太坊社区早已行动起来,核心解决方案集中在两大方向:Layer 2扩容和以太坊2.0(信标链升级)。

Layer 2:以太坊的“收费优惠通道”
Layer 2(二层网络)是通过将计算和交易处理放到链下,仅将最终结果提交到以太坊主网,从而大幅降低Gas费的扩容方案,目前主流的L2技术包括Rollup(Optimistic Rollup、ZK-Rollup)、侧链等。
以Arbitrum、Optimism为代表的Optimistic Rollup,通过“欺诈证明”确保交易安全,将Gas费降低至主网的1/50甚至更低(单笔转账费低至0.1美元以下);而StarkWare、zkSync等ZK-Rollup,则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在安全性更高的同时实现百倍成本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以太坊L2总锁仓量(TVL)已突破400亿美元,占整个生态的35%,用户正用脚投票“逃离高费主网”。
以太坊2.0:从“工作量证明”到“权益证明”的底层变革
除了L2,以太坊2.0的核心升级——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则从根源上降低了能源成本和区块生产门槛,PoS模式下,验证者通过质押ETH即可参与共识,无需“挖矿”,能源消耗下降99%以上;PoS支持“分片技术”(Sharding),将网络分割成多条并行处理的“链”,大幅提升交易吞吐量(预计从目前的15 TPS提升至10万 TPS),从根本上缓解区块空间紧张问题。
以太坊2.0的信标链已稳定运行,PoS占比超70%,分片技术测试网也在推进中,尽管完全升级仍需时间,但“低能耗、高吞吐”的以太坊已初见雏形。
任何技术升级都不是一蹴而就,L2的跨链互通、安全性验证仍需完善,以太坊2.0的分片落地也面临挑战,但方向已明:通过“Layer 2 Layer 1”协同扩容,以太坊正在从“高成本的基础设施”向“普惠性的价值网络”转型。
想象一下未来:在L2上,用户可以几美分的Gas费完成NFT铸造、DeFi理财,甚至用区块链支付一杯咖啡;以太坊主网则像“中央银行”,专注于处理高价值、高安全性的核心交易,那时,“以太坊转账好贵”的吐槽,或许会成为历史笑谈。
区块链的终极目标是“价值互联网”,而“低成本”是“普惠”的前提,以太坊的Gas费攻坚战,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是对“去中心化如何服务大众”的深刻回答,当高费不再成为阻碍,以太坊才能真正承载起“世界计算机”的使命,让每个人都能自由、低门槛地参与这场数字革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