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的持续升温,“以太坊”作为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不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更催生出一种看似“轻松赚钱”的模式——“拉人赚钱”,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招募链接”,还是社群里的“推广话术”,都宣称“邀请好友加入即可获得高额奖励”,让不少人动心,但这种模式背后,究竟是真实的机会,还是隐藏的陷阱?

所谓的“以太坊拉人赚钱”,本质上是基于以太坊生态的推广返利机制,具体玩法五花八门,但核心逻辑离不开“拉人头、分佣金”,常见的模式包括:
交易所/平台拉新奖励
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所或理财平台为吸引用户,推出“邀请好友注册并交易,双方均可获得ETH返现”活动,邀请好友完成首次充值或现货交易,邀请人可获得一定比例的ETH奖励,被邀请人也能拿到新用户礼包,这种模式相对正规,奖励也真实兑现,但通常需要用户完成一定任务(如交易量达标)才能提现。
DeFi项目“推荐挖矿”
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为快速扩大用户规模,常通过“推荐返佣”激励老用户拉新,邀请好友使用某借贷协议或流动性池,双方均可获得项目代币(部分可兑换ETH)作为奖励,这类项目往往打着“高收益”“零风险”旗号,但底层协议安全性存疑,一旦项目跑路,用户投入的资金和奖励将血本无归。

传销式“资金盘”包装
更需警惕的是,一些骗局以“以太坊拉人赚钱”为幌子,实则为传销式资金盘,它们要求用户先投入ETH“激活账户”,然后通过发展下线“拉人头”获取“静态收益”(拉新奖励)和“动态收益”(下线投入的分成),这类模式通常承诺“高额日息”“躺赚收益”,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后期必然崩盘,参与者大概率血本无归。
“以太坊拉人赚钱”能吸引大量参与者,主要源于三重诱惑:
尽管“拉人赚钱”听起来美好,但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法律合规风险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且“通过一定途径向社会公众宣传”,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若“拉人赚钱”的模式涉及“拉人头、发展下线、层级返利”,且要求缴纳“入门费”或“投资”,很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参与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资金安全风险
对于传销式资金盘或虚假DeFi项目,一旦项目方跑路(俗称“卷款跑路”),用户投入的资金和所谓的“奖励”将瞬间蒸发,近年来,加密货币领域“空气项目”“庞氏骗局”频发,不少投资者因贪图“高返佣”而血本无归。
个人信息与账号安全风险
部分推广链接要求用户提供钱包地址、手机号等敏感信息,甚至要求绑定社交媒体账号,这些信息可能被滥用,导致账号被盗、隐私泄露,甚至被用于其他违法活动。
市场波动风险
即使是正规交易所的拉新活动,奖励通常以ETH结算,而以太坊价格波动剧烈,若奖励发放后ETH价格大跌,实际收益可能缩水,甚至“赚了币亏了钱”。
面对“以太坊拉人赚钱”的诱惑,投资者需保持清醒,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并通过以下方式规避风险:
“以太坊拉人赚钱”本身并非绝对“洪水猛兽”,正规平台的推广返利若合规透明,确实能为用户带来额外收益,但更多情况下,它被不法分子利用,包装成“快速致富”的陷阱,最终让参与者人财两空,在加密货币这个高风险领域,唯有保持理性、敬畏风险,远离“躺赚”幻想,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所有“轻松赚大钱”的故事背后,往往都藏着你看不见的代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