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比特币因其固定的2100万枚总量上限而被誉为“数字黄金”,其通缩模型深入人心,相比之下,作为第二大加密货币的以太坊,其货币政策则要复杂和动态得多,许多投资者和用户都关心一个核心问题:以太坊每年到底会增发多少个新币?这个问题的答案,在2022年9月“合并”(The Merge)事件发生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理解以太坊的年增发量,我们必须将其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工作量证明(PoW)时代和权益证明(PoS)时代。

在“合并”之前,以太坊的共识机制是工作量证明,即通过矿工消耗算力来打包交易和产生新的区块,在这个阶段,以太坊的年增发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PoW时代的年增发量估算:
在2022年“合并”之前,以太坊的出块时间约为13-15秒,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一下:
根据当时流通量约1.2亿ETH计算,PoW时代的年通胀率大约在 5% 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是动态的,它会随着Gas费的波动而变化,当网络拥堵、Gas费高企时,矿工收入增加,但ETH的增发量本身只与区块奖励挂钩。

“合并”是以太坊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它将共识机制从PoW转向了PoS,这一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ETH的增发逻辑。
在PoS时代,矿工被验证者取代,任何用户都可以锁定(质押)至少32个ETH成为验证者,并获得出块和验证交易的资格,他们的收入来源也发生了变化:
PoS时代的年增发量(或销毁量)估算:
由于新增奖励和销毁机制共同作用,以太坊的年通胀率不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与网络使用情况直接相关的动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理解:
净增发量 = 新增区块奖励 - 销毁的ETH
具体数据表现:
“以太坊每年新增多少ETH”这个问题,答案已经从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字,变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函数。
以太坊的货币政策正朝着通缩的方向演变,随着EIP-1559的持续运作和验证者奖励的逐年递减,ETH的长期稀缺性正在增强,这不仅降低了持有ETH的通胀风险,也让人们看到了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向“价值存储”资产演变的潜力,以太坊的年增发量将更多地取决于全球开发者和用户对网络的实际需求,这标志着其生态系统进入了更加成熟和可持续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