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加密货币挖币,尤其是以太坊挖币的历史长河中,NVIDIA GeForce GTX 1070显卡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出色的能效比、合理的价格和强大的性能,成为了无数矿工入门和进阶的首选,被誉为一代“矿神”,随着以太坊从PoW向PoS的转型,这位“矿神”也最终迎来了它的落幕,本文将回顾GTX 1070在以太坊挖矿中的辉煌岁月,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它最终的归宿。
时代的宠儿:GTX 1070为何能成为“矿神”?
GTX 1070于2016年5月问世,基于NVIDIA Pascal架构,拥有2560个CUDA核心,核心频率达1506MHz(Boost频率至1683MHz),显存配置为8GB GDDR5,位宽256bit,对于当时的游戏玩家而言,这是一款性能出色的中高端显卡,能在1080p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各类3A大作,但真正让它声名鹊起的,却是其在以太坊挖矿中的卓越表现。

- 出色的挖矿性能(算力):GTX 1070在以太坊挖币(Ethash算法)中,能够稳定提供约30 MH/s(兆哈希/秒)左右的算力,这个算力在当时的显卡中属于第一梯队,远超许多竞品。
- 极高的能效比:挖矿收益的核心在于“投入产出比”,而电费是主要成本之一,GTX 1070在提供30 MH/s算力的同时,功耗控制得相当不错,通常在120W-140W左右,这意味着其每兆算力的功耗(即能效比)非常优秀,矿工可以用更少的电费成本换取更高的算力,从而最大化利润。
- 合理的价格与充足的供应:相较于更高端的GTX 1080/Ti,GTX 1070的价格更为亲民,使得更多中小型矿工能够负担得起,NVIDIA也保证了相对充足的产能,市场供应量较大。
- 8GB大显存的优势:Ethash算法需要大量的显存来存储DAG数据(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随着以太坊网络的发展,DAG文件大小不断增长,8GB的显存使得GTX 1070能够顺利处理未来的DAG升级,避免了过早淘汰的风险,这一点在当时至关重要。
辉煌岁月:以太坊挖矿的“中流砥柱”
在GTX 1070流行的年代,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正处于一波牛市浪潮中,以太坊作为第二大加密货币,其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了挖矿热情的空前高涨,GTX 1070凭借其综合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了各大矿场和散户矿机中的绝对主力。

- 散户的“敲门砖”:对于许多个人投资者而言,GTX 1070是他们踏入挖矿世界的第一块“神卡”,较低的初始投入和可观的回本预期,吸引了大量散户玩家。
- 矿场的“性价比之选”:大型矿场在组建矿机时,同样看重GTX 1070的性价比,它们可以批量采购,组建大规模的算力集群,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 二手市场的“硬通货”:由于其出色的挖矿性能和耐用性,GTX 1070在二手市场上也非常抢手,价格坚挺,是许多矿工升级或转手时的首选型号。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只要有以太坊矿场的地方,就几乎能找到GTX 1070的身影,它为无数矿工创造了财富,也推动了以太坊网络算力的飞速增长。
时代变迁:“矿神”的落幕与反思

加密货币世界永远充满了变数,GTX 1070的“矿神”地位并非永恒,其最终的落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 以太坊“合并”(The Merge)与PoS转型:这是最致命的一击,2022年9月,以太坊正式完成了从工作量证明(PoW)到权益证明(PoS)的共识机制转型,这意味着,基于PoW算法的以太坊挖矿成为历史,曾经依赖挖币为生的显卡,包括GTX 1070,瞬间失去了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和价值支撑,无数矿机关机,显卡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 显卡性能的迭代与竞争:即使没有以太坊“合并”,显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NVIDIA后续推出的RTX 20系列、30系列乃至40系列显卡,在游戏性能和能效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部分型号在特定算法挖矿上也有更好的表现,GTX 1070在性能上逐渐落后,难以与新一代产品抗衡。
-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加密货币价格的剧烈波动直接影响挖矿的盈利能力,当币价低迷时,挖矿收益无法覆盖电费和硬件成本,矿工会纷纷抛售显卡,导致二手市场价格崩盘,GTX 1070也未能幸免。
尾声:从“挖矿神器”到“游戏老兵”或“电子垃圾”?
随着以太坊PoW挖矿的终结,GTX 1070的使命似乎已经完成,它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因为长期高负荷运行而寿命缩短,最终沦为难以处理的电子垃圾;另一部分,则可能被重新用于游戏、设计、学习等传统领域,以二手显卡的身份继续发光发热,成为许多预算有限玩家的“性价比之选”。
-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