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挖矿”是区块链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人们一提到以太坊,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一排排闪烁着指示灯的显卡(GPU),在日夜不停地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以争夺记账权和区块奖励,随着2022年“合并”(The Merge)的顺利完成,以太坊正式告别了这种耗能巨大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一个全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问题随之而来:以太坊后续用什么挖矿?
答案是:以太坊已经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挖矿”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高效、更环保、更去中心化的机制——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 PoS)。

要理解以太坊的新模式,首先要明白它为什么要放弃“挖矿”。
在PoW机制下,矿工们需要通过“哈希碰撞”来竞争记账权,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海量的电力,能源消耗堪比一些中小型国家,这与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PoW还导致了算力中心化的风险,拥有强大算力的矿工或矿池对网络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相悖。
以太坊社区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准备,最终启动了“合并”,将共识机制从PoW升级为PoS,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场深刻的理念变革。
在PoS机制下,参与网络不再依赖强大的计算设备,而是依赖于“质押”(Staking),你可以把“质押”理解为一种“数字化的保证金”或“投票权”。
新的流程是这样的:

成为验证者(Validator):任何持有至少32个ETH的个人或机构,都可以将这笔ETH锁定在一个特殊的智能合约中,这个过程就是“质押”,一旦成功质押,你就成为了以太坊网络的一名“验证者”。
获得验证资格:系统会根据你质押的ETH数量、质押时长等因素,随机选择验证者来创建新的区块,这个过程不再是“算力竞赛”,而是“权益彩票”。
履行职责并赚取奖励:被选中的验证者需要负责验证网络上发生的交易,并将这些交易打包进一个新的区块,如果验证者诚实工作,他们将会获得新铸造的ETH作为奖励,这部分收益就相当于过去“挖矿”的区块奖励。
承担惩罚风险:PoS机制引入了“惩罚”机制,如果验证者试图作恶(同时验证两个冲突的区块,或长时间离线),他们质押的一部分ETH将被罚没,这极大地提高了作恶的成本,保障了网络的安全。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32个ETH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普通用户怎么办?”

这正是PoS机制包容性的体现,为了降低参与门槛,以太坊生态催生出了“流动性质押”(Liquid Staking)协议。
这些协议允许你质押任意数量的ETH(即使是1个或更少),当你将ETH存入这些协议(如Lido, Rocket Pool等)后,你会收到一种代表你质押权益的“衍生代币”(例如Lido的stETH,Rocket Pool的rETH),这个衍生代币具有流动性,你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如Uniswap)上自由交易、质押或用于其他DeFi协议,同时你还能持续获得来自底层质押的ETH收益。
这样一来,普通用户无需持有32个ETH,也能参与到以太坊的“铸币”过程中,并享受收益,同时保持了资产的灵活性。
以太坊转向PoS,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
“以太坊后续用什么挖矿”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明确的回答:以太坊不再挖矿了。 它的“矿机”从显卡机房,转移到了每一个持有并质押ETH的钱包里。
参与以太坊的方式,也从高成本的“挖矿”,转变为低门槛的“质押”,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以太坊社区对“价值如何产生”和“网络如何治理”这一根本问题的重新定义,未来的以太坊,将由成千上万的“网络守护者”(验证者)共同维护,一个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Web3新纪元,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