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不仅是以太坊网络的“燃料”,更支撑着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非同质化代币)、智能合约等生态的运行,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投资者的关注,由于国内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政策,国内投资者购买以太坊需格外注意合规性与风险,本文将从政策背景、购买路径、风险提示及实操建议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国内如何合规购买以太坊。
自2017年起,国内逐步加强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2017年9月,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ICO(首次代币发行)属非法融资;2021年9月,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下称“924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如交易所、兑换、衍生品交易等)属于非法金融活动,禁止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
核心要点:
理解这一背景是购买以太坊的前提:合规的核心是“不参与非法交易,不通过违规渠道,不触碰金融业务红线”。

在监管框架下,国内投资者若想合法持有以太坊,需通过合规的境外渠道(需确保自身行为不违反国内法律),具体路径可分为以下两类:
境外交易所是投资者获取以太坊的主要渠道,但需选择受当地监管、合规性较强的平台(如Coinbase、Kraken、币安(国际版)等),购买流程通常包括:
步骤1:注册账户

步骤2:法币入金
步骤3:买入以太坊
步骤4:提币至个人钱包

过去,部分投资者通过“挖矿”获得以太坊,但2021年“924通知”明确虚拟货币挖矿属于淘汰类产业,国内全面禁止挖矿活动,国内已无合法的以太坊挖矿渠道,此路径不再适用。
购买以太坊需清醒认识以下风险,避免财产损失:
尽管个人持有虚拟货币不违法,但通过境外平台交易可能违反《关于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通知》中“变相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的界定,若交易涉及资金非法流动(如洗钱、逃税),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以太坊价格受市场情绪、政策变化、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极大,2022年以太坊“合并”升级后价格单月跌幅超30%,2023年牛市中又一度突破4000美元,投资者需用闲置资金参与,避免“杠杆交易”“合约炒作”等高风险行为。
国内购买以太坊的核心是“合规先行、风险自担”,在明确政策红线的前提下,通过合规渠道持有,并做好风险防控,才能在加密货币市场中稳健前行,加密货币是新兴资产,机遇与风险并存,投资者需始终保持理性,切勿因短期利益忽视长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