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9月以太坊完成“合并”(The Merge)以来,一个在加密货币社区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便是:“现在挖矿还能获得以太坊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标志着以太坊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要理解现状,我们必须先回顾“合并”前的以太坊挖矿。
在“合并”之前,以太坊的工作量证明机制允许全球的矿工使用高性能的显卡(GPU)进行“挖矿”,矿工们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竞争记账权,一旦成功打包区块,就能获得新铸造的以太坊作为奖励,这个过程被称为“挖矿”,它消耗大量的电力,但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吸引了无数参与者。
“合并”的核心变革,是将共识机制从工作量证明转变为权益证明,这就像是将一个需要“用体力证明自己有能力记账”的系统,升级为“用资产证明自己有资格记账”的系统。
在“合并”之后,任何人都再也无法通过传统的GPU挖矿来获得新产生的以太坊了,曾经价值连城的以太坊挖矿算法(Ethash)瞬间失去了其核心价值,全球无数以太坊矿机在一夜之间沦为电子垃圾,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由算力决定收益的时代落幕了。

虽然传统挖矿之路已绝,但获得以太坊的途径并未消失,而是以一种更高效、更环保、更“金融化”的形式重生了——这就是质押。
在PoS机制下,获得以太坊奖励的方式不再是“挖矿”,而是“质押”,任何持有至少32个ETH的个人或机构,都可以将它们“锁定”在以太坊网络中,成为一名验证者,验证者的主要职责是验证交易、提议新区块,并为网络安全做出贡献。
作为回报,验证者可以获得以下形式的奖励: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如果没有32个ETH,是否就无法参与了呢?并非如此。

以太坊网络推出了质押提款合约,并催生了各种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质押服务,普通人可以将自己持有的任意数量的ETH(哪怕只有0.1个)存入这些平台,由平台将这些资金汇集起来,代表用户进行质押,成功获得的奖励会根据用户贡献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相当于一种“集体质押”或“质押池”,极大地降低了参与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像“数字矿工”一样,通过持有ETH来“挖”出更多的ETH。
虽然质押是当前获得以太坊奖励的主流方式,但它并非没有风险,在参与质押前,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回到最初的问题:“挖矿还能获得以太坊吗?”
这个转变的背后,是加密世界底层逻辑的深刻变化,从“算力即权力”转向“持有即权力”,从高能耗的竞赛转向更注重效率和资本效率的金融行为,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而言,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未来的以太坊世界,属于那些愿意与网络共同成长、长期持有的“建设者”,而非仅仅是消耗能源的“竞赛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