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世界中,“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放大收益,也能加速风险,当企业过度依赖杠杆扩张,往往会在市场波动中陷入被动,欧逸里(Oyili)作为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消费品牌,曾通过高杠杆策略实现了规模的指数级增长,但也因此面临资金链紧张、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近年来,欧逸里启动了一场深刻的“去杠杆”转型,通过战略重构、业务优化和财务重塑,逐步摆脱对资本的依赖,回归经营本质,这场转型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更成为消费行业“去虚向实”的典型案例。
欧逸里的崛起,与激进杠杆策略密不可分,2018-2021年,借助消费升级风口,欧逸里通过大规模债务融资(银行贷款、供应链金融、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多轮风投注入),快速扩张门店网络、加大营销投入,并在三年内跻身行业头部,杠杆带来的“增长幻觉”令人振奋: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80%,市场份额从5%跃升至18%。
但高杠杆的代价也逐渐显现:
“杠杆就像跑步时的助推器,用多了会让人失去平衡。”欧逸里创始人兼CEO张磊在内部反思会上坦言,“我们必须学会‘轻装上阵’,否则跑不远也跑不稳。”

欧逸里的去杠杆并非简单的“降负债”,而是一场涉及战略、业务、财务的系统工程,其核心逻辑是:剥离低效资产、优化现金流结构、提升内生增长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对外部资本的依赖。
去杠杆的第一步,是“断舍离”,欧逸里曾布局电商代运营、自有服装线等多元化业务,这些业务虽能短期贡献营收,但占用大量资金且协同性弱,2022年起,欧逸里陆续关停了3个非核心事业部,回收资金超5亿元,将资源聚焦到核心的家居用品业务。

“我们以前总想着‘做大’,现在更懂‘做精’。”张磊表示,核心业务聚焦后,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8%,产品毛利率从35%增长至42%,现金流显著改善。
传统家居行业依赖线下门店和仓储,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欧逸里通过“数字化 轻资产”改造,大幅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

财务端是去杠杆的主战场,欧逸里采取了“三步走”策略:
去杠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欧逸里曾面临两难:收缩规模可能导致短期业绩下滑,影响市场信心;而过度追求“降负债”又可能错失增长机会,为此,欧逸里选择了“有质量的收缩”:
欧逸里的去杠杆实践,为依赖资本扩张的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欧逸里的负债率回归健康区间,净利润率提升至12%,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张磊说:“去杠杆就像给企业‘减肥’,过程虽然痛苦,但换来的更轻盈的体态和更强的耐力。”
从资本狂欢到稳健经营,欧逸里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一个朴素的商业真理:真正的增长,从来不是靠杠杆“堆”出来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熬”出来的,对于在资本浪潮中浮沉的企业而言,这或许是最值得借鉴的“去杠杆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