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市场从散户主导向机构投资者渗透,以太坊(Ethereum)作为“全球计算机”,凭借其智能合约平台的核心地位,已成为传统金融巨头资产配置的重要标的,高盛(Goldman Sachs)作为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投行之一,近期发布关于以太坊合理价格的分析报告,从技术基本面、网络经济模型、机构需求及监管环境等多维度,为这一主流加密资产提供了机构视角的价值锚定,本文将结合高盛的核心观点,拆解以太坊合理价格的底层逻辑,并展望其未来价格驱动力。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以太坊的合理定价需脱离短期市场情绪,回归“网络价值=经济价值 技术价值 生态价值”的本质,其分析框架主要围绕以下四维度展开:
以太坊的价值根基在于其网络的经济活动,高盛强调,Gas费(网络交易手续费)是衡量以太坊经济活跃度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开发者、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自“伦敦升级”(2021年)引入EIP-1559通缩机制后,以太坊的供应量与网络需求动态挂钩:当Gas费较高时,通销(销毁量>新增发行量)导致净通缩,支撑币价;当需求疲软时,净通胀释放流动性,对冲抛压。
高盛数据显示,2023年以太坊日均Gas费收入稳定在5000万-8000万美元,年化经济价值超150亿美元,占其市值的8%-12%,这一比例与传统互联网平台(如亚马逊AWS占AWS营收的70%)接近,验证了其“网络效应-经济价值”的正向循环,基于此,高盛认为,以太坊的合理价格需与网络经济价值匹配,即若年化经济价值达200亿美元,对应市值应在2000亿-2500亿美元区间(按8%-12%的市值/经济价值比率计算),折合以太坊价格约为1.2万-1.5万美元(按1.2亿枚流通量估算)。

高盛将以太坊的技术定位为“区块链2.0的标杆”,其价值不仅在于转账功能,更在于支撑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质化代币(NFT)、链上游戏等生态应用的基础设施能力。
高盛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入场是以太坊价格上行的核心催化剂,2023年以来,以太坊现货ETF在美国的申请进程加速,贝莱德(BlackRock)、富达(Fidelity)等资管巨头的布局显著提升了传统资金对以太坊的认知。

监管政策是影响以太坊价格的不确定因素,但高盛认为,全球监管正从“严堵”转向“疏导”,长期利好机构化进程。
基于上述框架,高盛通过情景分析给出以太坊的合理价格区间:
高盛在报告中强调,以下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价格偏离合理区间:
高盛的报告显示,随着以太坊生态的成熟、机构配置需求的释放以及监管环境的明朗化,其合理价格已从“投机炒作”转向“基本面支撑”,在基准情景下,1.3万-1.5万美元是当前阶段的价值锚定区间,而长期价格仍取决于网络经济价值的增长与技术壁垒的巩固,对于传统投资者而言,以太坊已从“高风险另类资产”逐步演变为“可配置的数字基础设施资产”,其价格波动性虽高于传统资产,但机构化进程的推进正为其带来更稳定的估值体系。
以太坊能否从“区块链世界计算机”进化为“全球价值互联网的底层协议”,将决定其价格能否突破2万美元的“机构共识线”,而高盛的定价逻辑,也为市场提供了理解加密资产价值的全新视角——短期看情绪,长期看生态,终极看共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