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加密货币领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事件——以太坊完成“合并”(The Merge),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转向权益证明(PoS),旨在提升网络效率、降低能耗,并为未来的扩容升级奠定基础,合并并非一帆风顺,它也催生了一条备受争议的分叉链——ETHW,以及围绕其展开的一系列讨论与实践。
以太坊合并:绿色未来的序章
在合并之前,以太坊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其共识机制与比特币一样,依赖于PoW,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矿工”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竞争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来验证交易和创建新区块,从而获得奖励,PoW机制因其巨大的能源消耗而备受诟病,被批评为“不环保”。
合并的核心目标正是解决这一痛点,通过转向PoS,以太坊网络不再需要矿工进行无休止的计算竞争,而是由“验证者”(Validators)通过锁定(质押)一定数量的ETH来参与网络共识,验证者根据其质押的ETH数量和在线时间获得奖励,而非算力,这一转变带来了诸多益处:

合并的顺利完成,无疑是以太坊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展现了其社区对技术迭代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ETHW的诞生:PoW信仰者的坚守与争议
尽管合并得到了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和大部分社区成员的支持,但仍有一部分坚定的PoW支持者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PoS机制存在中心化风险(大持币者可能拥有更大话语权)、安全性未经验证,以及违背了比特币和早期以太坊“去信任”和“抗审查”的原始精神。

正是基于这种对PoW机制的信仰,以太坊PoW分叉链——ETHW(EthereumPoW)应运而生,ETHW的支持者希望通过硬分叉的方式,保留以太坊的PoW版本,使其继续在原有的共识机制下运行,他们声称,ETHW才是“真正的以太坊”,继承了以太坊的衣钵,而合并后的PoS以太坊则是一个全新的、偏离了初心的链。
ETHW的出现引发了加密社区的广泛讨论和分歧:
ETHW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

自分叉以来,ETHW确实经历了一波短暂的炒作热潮,价格一度飙升,部分矿工和早期支持者从中获利,一些小型项目和社区也尝试在ETHW上构建生态。
ETHW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展望:两条道路,一个未来?
以太坊合并成功,标志着其向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扩展的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尽管过程中伴随着争议和阵痛,但这体现了区块链技术不断迭代演进的特性。
ETHW作为一条PoW分叉链,为那些依然坚信PoW价值的用户提供了一个选择,但其长期发展前景仍充满变数,它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构建起有意义的生态,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以太坊合并与ETHW的分叉,是区块链发展史上一次有趣的现象,它反映了技术路线选择的多样性,以及社区不同声音的存在,对于整个加密行业而言,无论是PoS的成功落地,还是ETHW的小众探索,都将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哪条道路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推动行业进步,或许才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