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于以太坊而言是波澜壮阔、充满变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以太坊社区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伦敦硬分叉”及其核心机制EIP-1559的上线,这一变革不仅重塑了以太坊的交易费用模式,更深远地影响了其代币ETH的每日产量,使其从持续增发的状态,迈向了通缩的全新纪元,本文将深入探讨2021年以太坊日产量的变化、原因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意义。
在2021年8月5日伦敦硬分叉之前,以太坊的发行机制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于“区块奖励”,每当一个新区块被成功挖出,矿工就能获得固定的区块奖励,这个奖励由两部分组成:
以太坊的平均出块时间约为13-15秒,我们可以简单估算一下当时的日产量:

在2021年上半年,以太坊的日产量大致在1万至1.2万ETH之间浮动,这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增发过程,随着网络使用率的提升,交易费用虽然会上涨,但并不会直接影响ETH的净增发量,这个模型下,持有ETH面临着持续的通胀压力。
2021年8月5日,伦敦硬分叉的上线是以太坊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其核心提案EIP-1559(Fee Market Change: London)彻底改变了交易费用的处理方式,并引入了“基础费用销毁”(Base Fee Burn)机制。
EIP-1559的工作原理是:

这一机制的引入,使得ETH的每日产量不再是简单的“区块补贴减去少量费用”,而是变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模型:
每日ETH净产量 = 每日新增的区块补贴 - 每日被销毁的基础费用
从2021年8月开始,以太坊的日产量曲线开始剧烈波动,其核心驱动力就是网络交易活动带来的基础费用销毁量。

伦敦硬分叉后,以太坊的日产量呈现出戏剧性的变化:
短暂通胀期:在分叉初期,由于市场交易活动尚未完全激活,每日销毁的基础费用较低,不足以抵消每日新增的约1.15万ETH区块补贴,因此ETH仍处于轻微的通胀状态,但日产量已从1.2万ETH降至1.1万ETH左右。
首次通缩里程碑: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8月底,随着NFT热潮(如CryptoPunks、Bored Ape Yacht Club的火爆)和DeFi应用的持续升温,网络拥堵达到顶峰,基础费用飙升,在8月25日这一天,以太坊单日销毁的ETH首次超过了当日新增的ETH,实现了历史性的净通缩,这一刻,标志着ETH的货币属性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通缩与通胀的反复: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以太坊的日产量呈现出“通缩-通胀”交替出现的“过山车”行情,当市场活跃、交易量大增时(如某些NFT项目发或重大DeFi协议升级),销毁量激增,日产量为负(通缩);当市场趋于冷静、交易量下降时,销毁量减少,日产量回归为正(通胀),在2021年11月中旬,由于市场情绪降温,日产量曾短暂回升至1万ETH以上。
回顾2021年以太坊日产量的演变,其意义远超数字本身:
2021年,以太坊的日产量从一条平稳的增发曲线,变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能够反映市场情绪的动态曲线,伦敦硬分叉如同一个开关,开启了以太坊从“通胀资产”向“通缩资产”转变的伟大航程,这一年不仅是技术上的巨大飞跃,更是以太坊经济哲学的一次深刻革命,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区块链协议自我进化的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