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世界里,比特币和以太坊无疑是两座绕不开的丰碑,提到比特币,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其神秘的创始人“中本聪”;而当人们谈论以太坊时,一个随之而来的常见问题便是:“以太坊是哪家公司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以太坊并非任何一家公司的产品,它没有一个单一的所有者或母公司。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反直觉,毕竟我们习惯了将一个成功的科技产品与一家强大的公司(如谷歌之于安卓,苹果之于iOS)联系起来,但以太坊的底层逻辑和治理模式,决定了它的去中心化本质。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名为“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 EF)的组织的存在。
以太坊基金会是一个位于瑞士的非营利性组织,由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等人于2014年创立,在以太坊发展的早期阶段,以太坊基金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支持”不等于“控制”,以太坊基金会更像是一个“大型项目赞助商”和“社区服务者”,而不是以太坊的“董事会”或“CEO”,它没有权力单方面决定以太坊的未来发展方向或修改核心规则。
以太坊真正的主人是谁?答案是:所有使用它、构建在它之上、并为其安全提供算力的全球参与者。
去中心化的治理:以太坊的升级和改进遵循着一套严格、公开且去中心化的治理流程,任何重大的协议升级(例如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的“合并”升级),都需要经过以太坊改进提案的流程,由核心开发者、矿工/验证者、节点运营商、普通用户以及各种生态项目方共同讨论、测试和达成广泛共识后才能实施,没有任何一个实体可以强制推行自己的意志。

分布式网络:以太坊是一个由全球数万个独立节点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这些节点由世界各地的个人、企业和组织运行和维护,共同记录和验证每一笔交易,这个网络的权力是分散的,没有任何一个中心化的服务器或公司可以关闭它或控制它。
以太坊虚拟机:以太坊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以太坊虚拟机,EVM是一个可以在区块链上运行智能合约的全球、去中心化的“世界计算机”,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在EVM上构建去中心化应用,比如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等,这个“计算机”的所有权,属于所有为其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参与者。
以太坊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它是一个开源的、全球性的协议,就像互联网的TCP/IP协议一样,互联网不属于思科、华为或任何一家网络设备公司,它属于所有使用和构建它的人。
下次当有人问起“以太坊是哪家公司的”时,您可以自信地告诉他:以太坊不是任何公司的资产,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一个伟大的开源项目,它的未来掌握在每一个参与者的手中,它的生命力,恰恰源于其没有所有者这一事实。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