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这个全球第二大区块链网络,在2022年9月完成了其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合并”(The Merge),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次根本性的共识机制变革,标志着以太坊从依赖大量算力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时代,迈入了更为高效、环保的“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 PoS)时代,以太坊究竟是怎么合并的?这场“合并”又意味着什么?
“合并”是什么?为何要合并?
在理解“合并”如何发生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以太坊为什么要进行如此重大的变革,这就要从其原有的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PoW)说起。
PoW,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挖矿”,是通过矿工们投入大量的计算设备(如GPU、ASIC)进行数学竞赛,来解决复杂的哈希难题,第一个解决问题的矿工获得记账权和区块奖励,这种机制虽然安全可靠,但弊端也十分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太坊社区很早就提出了转向权益证明(PoS)的设想,PoS机制下,验证者不再需要通过“挖矿”竞争记账权,而是通过锁定(质押)一定数量的以太坊代币来获得参与验证交易的资格,验证者根据其质押的代币数量和验证时长等因素获得奖励,恶意行为则会被扣除质押的代币(即“惩罚”),PoS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网络效率,并为未来的分片等技术奠定基础。
“合并”的核心任务,就是将以太坊的主链(执行层,Execution Layer,原称链上链,Mainnet)与之前并行运行的信标链(Beacon Chain,共识层,Consensus Layer)进行整合,使信标链的PoS共识机制成为整个以太坊网络的唯一共识引擎,从而彻底淘汰PoW。
“合并”是如何实现的?—— 信标链的铺垫与两步走战略
以太坊的合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精心策划、分步实施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信标链的启动。

信标链的诞生(2020年12月): “合并”的准备工作早在2020年12月就已经开始,当时,以太坊正式上线了信标链,信标链是一个独立的PoS区块链,它不处理交易和智能合约,专门负责管理验证者、分配奖励、协调出块等共识相关的事务,信标链与原有的PoW主链并行运行,但尚未连接。
存款合约与验证者加入: 信标链启动后,以太坊社区成员可以通过将ETH存入特定的存款合约,成为信标链的验证者,随着越来越多的验证者加入,信标链的生态系统逐渐壮大,为后续的合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验证者们在信标链上参与 slashing 惩罚机制,确保了网络的安全性。
引擎执行层(EL)与共识层(CL)的分离: 在合并前,以太坊的开发者将网络架构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合并”的触发—— 终端总难度(TTD): “合并”的触发是一个技术性的临界点,即终端总难度(Terminal Total Difficulty, TTD),在合并前,PoW主链和信标链各自有自己的难度和高度增长,当PoW主链的总难度达到预设的TTD值时,信标链的PoS共识机制就会“接管”主链的区块生产过程。

当一个新的区块被提议,并且其累积的总难度首次超过或等于TTD时,这个区块就成为了合并后的第一个区块,从这一刻起:
“合并”的意义与影响
以太坊的合并是一次历史性的成功,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合并之后呢?
合并并非以太坊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合并之后,以太坊开发团队将继续推进以下关键升级:
以太坊的合并是一场历经多年规划、精心执行的技术革命,它成功地将庞大的PoW网络平稳过渡到PoS机制,不仅解决了能源消耗这一核心痛点,还为以太坊未来的扩展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以太坊社区的一次伟大胜利,也为整个区块链行业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共识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合并之后,以太坊正朝着更快、更便宜、更环保、更强大的方向稳步前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