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香港虚拟银行发布了2023年的年报,数据显示,八家虚拟银行去年的合计亏损额约为29.9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34亿元亏损,情况有所改善,减少了约12%。为了提升公众对这类金融机构的理解,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宣布启动一项咨询,计划将“虚拟银行”的名称改为“持牌数字银行”,咨询期为一个月。
金管局的这一举措旨在消除公众可能对“虚拟”一词产生的不真实感。在亚洲地区,类似银行的命名存在差异,例如韩国和新加坡使用“digital bank”作为这类银行的通用术语。新加坡则进一步细分为提供全面服务的数字全面银行(DFB)和专注于批发业务的数字批发银行(DWB)。通过更名,香港希望统一并清晰定义其金融科技领域的银行业务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