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资讯

黄仁勋中国行的背后,AI芯片暗战与英伟达生存博弈

发布时间:2025-04-19 03:46:37

本站报道(文/黄山明)4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再次来到了中国,这也并非是他今年第一次来中国。早在1月下旬,黄仁勋便来到中国开启了5天3城的旅行。但相比以往,此次黄仁勋来华显得尤为特殊,因为这是其在中美关税升级后的首次来访。

英伟达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与此前到访中国时的张扬不同,此次黄仁勋的中国行显得有些低调。只是对媒体回应称,英伟达会定期与政府领导人会面,讨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与此同时,一个明显的不同是,过去的黄仁勋即便来到中国,也会避免与官方人员会面,而此次之行,却主动与官方人员会晤。

意思很明确,黄仁勋在一些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约一周前,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等多家媒体报道,在黄仁勋承诺对美国AI数据中心进行价值5000亿美元的新投资后,特朗普政府改变了美国对英伟达H20出口管制的计划。市场中也普遍认为,这是黄仁勋成功的说服了特朗普。

但很快,这一消息被美国的商务部发布的新芯片出口许可要求所否定。要求显示,包括H20在内的所有满足其内存带宽和互连带宽标准的AI芯片,未来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均须申请许可证。

这意味着,即便是为中国特别定制的H20也要被限制,英伟达方面预估,这会导致其2026财年第一季度计提高达55亿美元的减值与采购损失,而这笔费用与H20芯片直接相关,等于英伟达2024年在中国区总营收的32.16%。

如果没有禁令的情况下,大摩分析师预计,H20芯片将在2025年4月占到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的12%至13%,但随着禁令的影响,未来几个季度收入恐因此下滑8%至9%。

面临如此巨大的损失,也是黄仁勋再次来到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需要他来释放明确的信号,英伟达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

从英伟达最新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1月份的2024自然年中,英伟达在中国区营收为171.08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66%。并且在英伟达2025财年中,有53%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

同时,中国拥有超过10亿的互联网用户,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并且英伟达在华已建立包含150万CUDA开发者、3000家初创企业的生态系统。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不仅是英伟达重要的销售市场,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对AI大模型应用最为活跃的市场。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均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例如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科大讯飞等,预计2025年AI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

与此同时,DeepSeek在国内的崛起,尤其是其训练过程中大量采用了H20芯片,也证明英伟达仍然在深度的参与到中国大模型的创建当中。同时也正是因为DeepSeek,让中国的科技巨头在过去几个月加大了对H20的采购。

或进一步为中国设计芯片

黄仁勋此次来华是紧迫的,不仅关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更是需要面临来自中国市场的挑战者。例如寒武纪、壁仞科技等企业正在加速抢占GPU市场,而华为昇腾910B性能已经接近了A100,并且在盘古大模型中得以商用,国产芯片的市占率也从2023年的9%提升至2024年的18%。前者关乎英伟达营收的多寡,而后者更关乎英伟达未来的生存空间。

有意思的是,此次黄仁勋来到中国,还特意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见了一面。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黄仁勋与梁文峰讨论了如何为中国设计下一代芯片,以满足客户需求以及中美双方的监管要求。

对于英伟达而言,DeepSeek可谓英伟达的忠实“拥趸”。早期DeepSeek模型完全基于CUDA架构开发,近三年贡献的代码优化方案占到中国开发者对CUDA生态贡献总量的23%。而令DeepSeek声名大噪的R1模型,便是由128块H20集群后实现了接近A100的吞吐量从而实现的。

不过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紧张,尤其是在关税升级后几乎已经实质性脱钩。让DeepSeek开始选择与华为昇腾联合攻关,成功将CUDA代码转化为CANN指令集,打破了CUDA代码必须运行在NVIDIA硬件上的铁律,并且也让昇腾910B在模型推理的效率上提升了40%。

DeepSeek不仅用PTX语言绕过CUDA框架直达GPU底层,却又通过MindSpore框架与昇腾生态深度融合,既是过去的继承者,又是未来的开创者。

这也表明,不仅硬件已经得以取代,未来甚至软件层面都不再依赖英伟达。英伟达还能如何去走呢,此次黄仁勋与梁文锋的会面,是否有望推出更符合当前政策的芯片。但一方面芯片性能将再度降低,客户可能不会接受;另一方面则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芯片即便能够售往中国,但美国方面只需要更改政策便能够再次限制。

因此,更多情况下,英伟达或许会采用新的合作方式来与中国企业进行。在硬件已经很难走通的情况下,软件方面的合作或许成为可能。例如通过与中国的AI企业联合研发、技术授权、提供工具链支持等方式,来维系英伟达在中国的生态。当然,这样也有可能受到美国方面的技术审查。

此外,英伟达还可以向中国客户开放CUDA源代码,来保留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要知道华为昇腾910B的性能已经达到H20的80%,而价格却低40%。加上MindSpore框架的加入,有望撬动英伟达150万在华CUDA开发者这一根基。

截至2024年底,英伟达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已接近4000人,相比2024年初的3000人左右有了明显增长。显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AI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英伟达在华的业务增长。

此次中国行,黄仁勋也坦言,“与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也使我们成长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

写在最后

当美国不断限制英伟达的AI芯片进入到中国,试图阻止中国AI产业的发展,甚至连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H20也被一举限制之后,坐不住的反而是英伟达本身。DeepSeek的出现,证明了AI大模型的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堆叠算力,依靠算法同样能够实现更好的性能。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产销规模已经连续十年第一。而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规模2024年已经达到了7470亿元,同比增长41.0%,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增长核心引擎。

这些领域都是英伟达的核心营收领域,但随着中美开始逐渐脱钩,英伟达的硬件产品已经逐渐被禁止,未来合作或许将走向软件的道路。但不论如何,不愿放弃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美国企业的共识,就好像总有一些东西,是在失去后才会觉得那么珍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