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资讯

国内第五大模拟芯片厂商纳芯微港股IPO:汽车领域营收超7亿,机器人赛道已破局

发布时间:2025-04-29 04:46:15

本站报道(文/莫婷婷)今年以来,港股IPO热度持续上升,已有超过30家A股企业披露拟港股IPO进展,包括峰岹科技、和辉光电、蓝思科技、杰华特、天岳先进、广和通、江波龙、云天励飞、宁德时代等储能企业。就在4月25日,纳芯微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纳芯微于2022年4月22日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4月25日总市值约263.54亿元人民币。


汽车模拟芯片国内第一,磁传感器业务增长最快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间,纳芯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70亿、13.11亿和19.60亿元,营收逐年增加,但未实现盈利,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0亿、-3.05亿和-4.03亿元。


对于亏损的情况,纳芯微提到三大原因,一是市场竞争加剧,定价压力增加及竞争势态不断变化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让纳芯微的毛利率不断下降,报告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48.5%、33.9%、28.0%。二是大量投资于研发及其他业务方面。三是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交易。

分业务来看,纳芯微的主营产品为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是纳芯微的主要营收来源,并为公司在竞争激烈的模拟芯片市场中赢得了显著的地位。2024年,纳芯微在国内模拟芯片市场排名第五名。其中,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数字隔离类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纳芯微信号链芯片的营收分别为10.4亿元、7.05亿元、9.63亿元,电源管理芯片的营收分别为5.09亿元、4.07亿元、7.03亿元。

纳芯微的传感器业务营收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磁传感器的表现尤为突出,已成为传感器产品中销量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2024年在国内磁传感器市场中跃居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纳芯微收购的传感器企业麦歌恩在短短11月、12月的两月时间内贡献超7318.72 万元。这次成功的收购不仅加速了纳芯微在传感器市场的战略布局,还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成为推动纳芯微传感器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汽车领域年营收超7亿元,机器人新市场已有产品交付

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是纳芯微三大应用市场。

其中汽车市场中,纳芯微可以提供数字隔离器、磁传感器芯片、LED驱动器、隔离驱动器、高边开关等产品,应用在三电系统,以及热管理等电动化场景。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其产品可用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场景。



截至2024年,纳芯微已提供超过700款汽车电子产品型号,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销量达到约3.6亿颗,从2022年到2024年,汽车电子领域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6.4%。2024年来自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总收入约36.7%,为7亿元。

纳芯微在泛能源领域的销量达到约6.6亿颗。未来,AI服务器、工业控制等领域对先进信号处理需求持续提升,将推动模拟芯片在高精度信号处理、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迭代与创新,纳芯微也将受益于该市场。

纳芯微还在开拓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和eVTOL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纳芯微的传感器产品、电机驱动芯片、即时控制芯片和电源供应芯片等产品,在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感知、运动控制和高效电力传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据了解,纳芯微已实现某些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样品交付,这标志着纳芯微在这一前沿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纳芯微的产品在多个方面都具备竞争优势。例如纳芯微的高电压╱反向电压保护电路技术可使车规级传感器信号调节ASIC芯片在标准芯片加工处理条件下达到超过±30V的保护等级,由此增强产品的运行稳定性。

在传感器技术领域,纳芯微开发出先进的磁传感器技术,使高侧电流检测具有绝佳的隔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全温度范围内可达到小于5mV的零点误差和小于1.5%的敏感度误差。凭借这项技术,纳芯微的磁电流传感器产品整合了电流路径,并支援5A至65A的电流侦测,为工业自动化及汽车电子领域的客户提升系统整合度及部署便利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