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资讯

中国AI市场有望达500亿美元!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将损失巨大

发布时间:2025-05-08 13:46:19

本站报道(文/李弯弯)当地时间5月6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达到约500亿美元,错失将是巨大损失。他指出,能够向中国销售产品将为美国带来收入和税收,并在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黄仁勋曾多次公开表达对中国AI市场的信心。此前不久,黄仁勋就就在某科技峰会上公开表示,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落后。中国是一个意志坚定、能力超群的国家,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来自中国。


庞大的中国AI市场

近些年来,AI技术飞速发展,中国的AI市场更是增长迅速。根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此外,2024年中国MaaS(模型即服务)市场全年规模为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7%,而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的全年规模则达到了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4%。

中国AI市场发展迅速主要源于几个方面:政策驱动、市场需求及技术突破等。政策驱动层面,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为培养AI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024年,“人工智能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在‌财政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地方、行业建设一批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的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在‌教育政策支持方面,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国家出台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具体措施包括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等。‌

市场需求层面,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为AI技术提供了海量数据和应用场景。在行业应用方面,如‌工业研发和生产管理,开源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工业研发、生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如‌医疗健康,AI大模型被用于优化医药研发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等;如‌能源和制造业,AI大模型应用于油田钻完井的远程管控,提升了异常报警准确率和管控效率。

技术突破层面,AI技术创新使得应用越发普及。如中国AI凭借DeepSeek的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算法革新,实现了从“算力追随者”到“算法定义者”的重大转变,推动了AI技术普惠化发展。腾讯、华为等企业在AI大模型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推动模型能力不断提升和迭代。

如上海交通大学李金金团队研发的“基于迁移学习和物理可解释的小样本AI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突破性地将“时间维度”引入工业控制,成功实现发酵过程的实时预测与动态调控。该系统通过实时追踪代谢变化,精准建模并捕捉细微动态,为生产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幅降低算力成本,为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扫除技术障碍。

再如广东光威激光科技通过AI与激光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高精度激光内雕,支持0.01mm级细节雕刻,可还原文物铭文、书画笔触等微观特征。该技术已应用于景区IP的数字化激活,如为黄山、九寨沟等景区开发专属IP纪念章,将迎客松、熊猫等元素通过激光内雕呈现,游客可现场设计并打印个性化照片或文字。此外,该技术还支持7×24小时无人值守运营,可部署于景区、博物馆、商超等场景,带动景区文创收入增长28%。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AI应用需求,中国正在加大算力技术设施建设,智算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研究机构数据,2023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达879亿元,同比增长90%以上,2024年约为1014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8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8%。

这也带动AI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增长明显,如数据中心、服务器、光模块等细分领域企业订单饱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另外,各行各业对AI算力需求激增也使得GPU市场需求上升,据称,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厂商每年采购数十万张GPU用于AI训练和推理。


错失中国AI市场损失巨大

作为全球GPU市场的领导者,英伟达的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推动新一轮AI浪潮的同时,英伟达的市值也一度逼近3万亿美元。然而,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严重影响英伟达等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早在2022年10月,美国政府就实施了一系列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且后续不断收紧,以阻止英伟达、AMD、英特尔等美国半导体巨头在中国销售其最先进芯片。在这之后,英伟达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专门设计了几款符合出口管制的芯片,包括H20。

H20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拥有96GB的HBM3内存,提供4.0TB/s的内存带宽。算力方面,H20的FP8性能为296 TFLOPS,FP16性能为148 TFLOPS。与H100相比,其GPU核心数量减少41%,性能降低28%。H20芯片,理论极限在5万张卡集群,但每张卡算力为0.148P,共计近为7400P算力,低于H100/H800、A100。H20虽然在计算能力、互联速度和带宽上低于其旗舰AI芯片H100和H800,但其采用Hopper架构,在推理计算领域仍具备显著优势。

2024年2月,英伟达开始接受分销商对华专供新款AI芯片H20 GPU的预订。2025年2月,在中国人工智能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的推动下,H20订单量激增。

今年4月,英伟达表示,美国政府正限制其H20芯片对中国的出口,H20芯片未来在出口至中国时需要“无限期”申请许可证。美国政府方面表示,新规旨在应对芯片“可能被用于或转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的担忧。

英伟达预计,此项限制将在第二财季给公司带来高达55亿美元的损失。英伟达计划于5月28日发布财报。有分析师预计,英伟达的营收将同比增长65%,达到431亿美元,尽管这一增速远高于多数大型科技企业,但相比去年同期超过260%的增幅,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除了此次限制H20芯片出口之外,美国还想让英伟达等公司在其芯片上加定位系统。5月6日消息,一名美国议员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提出法案,强制英伟达等公司生产的AI芯片植入定位系统,以核实其售出后的去向。

该议员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正式提出这一法案,指示美国监管机构在两个关键领域制定规则:跟踪芯片售后位置,以确保它们符合出口管制许可;阻止未获得出口管制适当许可的芯片启动。如果该立法提案获得通过,美国商务部将有6个月的时间来制定相关法规。


写在最后

很显然,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向中国市场销售AI芯片,给这些企业带来的影响,短期来看反应在业绩的增长放缓上,长期来看相当于是将中国庞大的市场拱手让出。当前,中国企业正在不断成长,AI芯片性能在不断提升,这也是英伟达等企业所忧虑的。因此,黄仁勋呼吁美国政府重新评估对华出口限制政策,反对进一步收紧相关规定,他认为,这些旨在保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实际上可能会对美国自身国家安全和科技领导地位造成损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