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AI) 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应用正迅速普及。因此,在基于 Arm 架构的边缘侧设备上部署机器学习模型变得日益重要。基于 Arm 架构的处理器凭借低功耗和高能效等优势,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你展示如何在树莓派或 NVIDIA Jetson Nano 等基于 Arm 架构的边缘侧设备上部署 PyTorch 模型。
前提条件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准备好以下内容:
硬件:一台基于 Arm 架构的设备,例如树莓派、NVIDIA Jetson Nano 或其他类似的边缘侧设备。
设备上必须安装 Python 3.7 或更高版本。
一个与 Arm 架构兼容的 PyTorch 版本。
一个经过训练的 PyTorch 模型。
依赖项:必须安装诸如 torch 和 torchvision 等库以及其他所需的 Python 包。
第 1 步
准备 PyTorch 模型
训练或加载模型
在开发机器上训练模型,或从 PyTorch 模型库加载预训练模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models as models
# Load a pre-trained model
model = models.resnet18(pretrained=True)
model.eval()
优化模型
将模型转换为 TorchScript 格式,以获得更好的兼容性和性能:
scripted_model = torch.jit.script(model)
torch.jit.save(scripted_model, "resnet18_scripted.pt")
第 2 步
设置基于 Arm 架构的边缘侧设备
安装依赖项
确保 Arm 设备上已安装 Python。
安装 PyTorch
使用专门为 Arm 设备构建的版本。例如,树莓派用户可以运行以下命令: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验证安装
import torch
print(torch.__version__)
print(torch.cuda.is_available()) # Check if CUDA is supported (for devices like Jetson Nano)
第 3 步
将模型部署到设备上
传输脚本模型
使用 scp 或 USB 驱动器,将模型文件 (resnet18_scripted.pt) 复制到 Arm 设备:
scpresnet18_scripted.pt user@device_ip:/path/to/destination
运行推理
编写 Python 脚本以加载模型并运行推理:
import torch
from PIL import Image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 Load the model
model = torch.jit.load("resnet18_scripted.pt")
model.eval()
# Preprocess an input image
preprocess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esize(256),
transforms.CenterCrop(224),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mean=[0.485, 0.456, 0.406], std=[0.229, 0.224, 0.225]),
])
img = Image.open("test_image.jpg")
img_tensor = preprocess(img).unsqueeze(0) # Add batch dimension
# Perform inference
with torch.no_grad():
output = model(img_tensor)
print("Predicted class:", output.argmax(1).item())
第 4 步
针对边缘侧性能进行优化
量化
使用 PyTorch 的量化技术来减小模型大小并提高推理速度:
from torch.quantization import quantize_dynamic
quantized_model = quantize_dynamic(
model, {torch.nn.Linear}, dtype=torch.qint8
)
torch.jit.save(quantized_model, "resnet18_quantized.pt")
利用硬件加速
对于配备 GPU 的设备(如 NVIDIA Jetson Nano),确保使用 CUDA 进行加速计算。
安装支持 GPU 的相应 PyTorch 版本。
性能基准测试
测量延迟和吞吐量,以验证模型在边缘侧设备上的性能: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with torch.no_grad():
for _ in range(100):
output = model(img_tensor)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Average Inference Time:", (end_time - start_time) / 100)
第 5 步
大规模部署
容器化应用
使用 Docker 创建可移植的部署环境。
示例 Dockerfile:
FROM python:3.8-slim
RUN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pillow
COPY resnet18_scripted.pt /app/
COPY app.py /app/
WORKDIR /app
CMD ["python", "app.py"]
监控与更新
实施日志记录和监控,确保应用顺利运行。
使用 Prometheus 或 Grafana 等工具获取实时洞察。
结论
要在基于 Arm 架构的边缘侧设备上部署 PyTorch 模型,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准备好相应软件并使用合适的硬件。上述步骤可帮助开发者在边缘侧部署 AI 应用,从而在靠近数据生成的位置实现快速、高效的推理。快来动手试试吧!
关注
134文章
9364浏览量
378152关注
15文章
184浏览量
38321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