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资讯

奥比中光拟募资21.87亿元加码具身智能

发布时间:2025-08-12 15:46:34

近日,奥比中光发布关于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公告。

公告显示,奥比中光本次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21.87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资料来源于奥比中光公告

对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目的,奥比中光表示,一方面是加大具身智能与三维数字化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突破3D视觉感知技术瓶颈;另一方是进一步扩大视觉传感器与消费级应用设备产能规模,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成立于2013年的奥比中光,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时代打造“机器人之眼”,致力于让所有终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

发展至目前,奥比中光已掌握“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 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能够提供全套自主知识产权3D视觉感知产品的企业。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显示,除奥比中光外,目前全球已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百万级面阵3D视觉传感器量产的企业仅有苹果、索尼、英特尔、华为、三星等少数企业。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奥比中光表示,将持续围绕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产业,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

17.96亿元募集资金

拟投入“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

在具身智能领域,智能机器人需通过轻量化、高集成的3D视觉传感器来实时感知复杂动态环境,工业机器人依赖高精度三维定位完成精密操作,服务机器人则需结合语义理解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自适应响应。

然而,当前3D视觉技术仍面临高精度与大范围平衡、小体积与低功耗兼顾等难题,以及复杂光照、运动模糊等场景的适应性挑战。因此,在机器人产业和3D视觉应用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视觉底层核心技术亟需得到持续研发创新,研发3D化、高度集成化、场景复杂化的机器人视觉技术将极大促进机器人在感知技术层面的发展。

面对具身智能与三维数字化的技术浪潮,奥比中光聚焦四大核心技术攻坚,即:1)在机器人视觉方面突破专用芯片、光机引擎及测量系统、复杂环境下的感知算法等技术;2)通过AI视觉与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机器人的自主感知、思考、决策以及执行;3)开发具备工业级精度的消费级三维扫描技术,满足各行各业对三维扫描的便携式、高精度、低成本的诉求;4)创新研发自动化精密组装与测试工艺,提升产品可靠性与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前瞻性技术投入,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数字孪生等新兴领域,奥比中光已实现机器人3D视觉感知、消费级高精度三维扫描等技术的代表性商业化落地,相关产品逐步成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视觉感知以及数字孪生等场景的标杆性解决方案。

为了紧抓具身智能历史发展机遇,奥比中光拟将募集资金中的17.96亿元投入到“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

通过本项目实施,奥比中光将进一步打造和巩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持续开展机器人视觉核心技术攻关,包括机器人视觉专用计算芯片、一体化软硬件底层平台化能力、具身智能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系统及算法设计、AI视觉及多模态感知技术、精密制造及组装工艺等领域。

通过对以上机器人视觉核心技术攻关,奥比中光将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三维数字化/数字孪生、传统行业/开发者等主要行业及客户,提供包括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全系产品矩阵、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感知解决方案、高中低档全系手持式三维扫描仪以及AI智能相机、AI智能硬件及3D解决方案等。

1.90亿元募集资金

拟投入“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3D视觉感知技术正从单一功能向多模态融合加速演进,下游应用场景呈现高度差异化特征。比如,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需要高度集成化、适应复杂场景的视觉传感器,工业机器人需适配高温、高湿环境的鲁棒性视觉传感器,服务机器人则追求轻量化嵌入式视觉模组,三维扫描终端则要求高精度、高速三维重建能力。

这种差异化需求对制造体系提出了双重挑战:既要满足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又需支撑小批量定制化试制。而传统刚性产线受限于固定工艺路线与人工检测模式,难以兼容多技术路线并行生产,更无法应对快速迭代的创新需求,导致技术转化效率与市场响应能力受限。

智能化制造正是破解多品类产品生产效率的核心路径。

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公司的业务布局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奥比中光拟将本次募集资金中的1.90亿元用于“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本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产线的自研核心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引入先进的检测工艺及设备,同时构建智能化数字制造系统,支持多品类视觉传感器以及消费级应用设备的柔性生产。通过智能化改造,重塑器件、小模组、大模组到整机的一体化生产效能,扩大消费级应用设备和3D视觉传感器供给规模。

3D视觉感知产品的构造精密,生产工艺复杂,量产难度高,能否实现大规模量产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全面掌握3D视觉感知技术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

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显示,目前奥比中光的产品在AIoT、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工业三维测量等领域已实现规模产业化应用,先后服务了全球数千家客户及众多开发者,包括蚂蚁集团、创想三维、优必选、斯坦德、捷普、牧原、Matterport、贝壳如视、OPPO等行业龙头。

奥比中光表示,“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将推动公司3D视觉感知技术的发展和转化应用,提升公司3D视觉感知产品规模化供给能力与柔性生产能力,满足下游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高工机器人注意到,不止奥比中光,天准科技在今年2月份也发布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资金9亿元,并将其中的2亿元用于智能驾驶及具身智能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今年3月份,凌云光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透露,公司的FZMotion智能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可服务于具身智能的动作训练、数据采集与处理、模拟仿真等,是具身智能训练中的关键数据。7月1日,凌云光在接待机构调研时也多次强调,以“视觉 AI”作为创新底层技术,致力于打造通用型AI算法平台。

总的来说,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发展以及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多重推动下,全球机器视觉行业也正经历技术范式快速演进期。

  • 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 关注

    关注

    163

    文章

    4614

    浏览量

    123286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