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延迟退休实施方案的发布,养老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摆在国人的面前。
近日,泰康保险、国华人寿、中国太保等险企在全国多地投资打造的多个养老社区又相继开业。
据了解目前国内险企打造的养老社区多为CCRC模式,CCRC是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的英文缩写,最直接的翻译是:提供连续性照护服务的退休老人社区。具体是指在同一个居住社区中,为老人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生活方式,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和专业护理等,并为老人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其中包括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康复理疗、健身中心、医疗保健等。目前该养老社区服务模式已被世界广为采用。
该模式也被称为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构成我国养老服务的三大主要模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降至1.30,低于国际1.5的警戒线。而预期寿命则继续增长。2023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亿人,占比15.4%,明显超出深度老龄化标准(14%)。
相比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让人意外的是,国内的养老机构数量却在减少。据海通研究研报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养老机构数量逐年下滑,虽然2019年以后逐步回升,但是截至2022年仅约为2011年水平。我们预测,至2060年中国新增社会养老床位的潜在需求约为200-400万张。
此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三大模式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参考发达国家经验,机构养老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已形成“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不同发达国家,机构养老覆盖人口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较低的北欧国家如丹麦、瑞典等),大约在5%至12%之间,英国约为10%,而美国则相对较高,约为20%。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机构养老仍有着较大的渗透空间。
为了应对渐行渐近的养老压力,支持发展银发经济的政策频出,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强调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文件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强涉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银发经济产业链发展、推动智慧健康养老等。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同时,要求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上个月,福建省政府发布《福建省促进“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文件提出要依法依规落实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以支持银发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在确定性的需求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近年来也有不少人投入到养老产业,比如养老规划师、社区数字康养、老人助餐服务、老年人健身房、老年大学等等都成为热门的创业赛道,天眼查数据显示,现存与银发经济相关的企业37.2万余家,2024年1-4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4万余家。
当然,说到养老产业的“老炮玩家”,泰康的陈东升是当仁不让的。
陈东升在其著作《战略决定一切》一书中提到,泰康布局养老社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年泰康人寿提出建设养老社区的构想,经过三年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形成了“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的战略。2009年,泰康获得保监会批准,成为第一个获得试点资格的企业,开始在国内建设养老社区,同年11月,泰康之家旗舰社区——燕园在北京昌平举行了奠基仪式。
此后,多家险企也开始了养老社区的尝试。
原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曾公开表示,保险业在筹资、投资、服务、经办、保障和科技养老等方面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养老产业的内在特点与保险资金属性天然匹配,为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创造了条件。
与很多险企选择的轻资产模式不同,泰康一开始就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重资产模式。据悉,一个养老社区项目从拿地到盖房,平均周期是5年,建设1个社区的花费是30亿元—50亿元,并要承受5年无收益的压力。大规模投入,长期不盈利,这无疑会引发市场的争议,然而相比外部的争议,其实最大的考验来自企业内部。
选择这样一条路既是对企业实力的考验,也是对企业战略定力的考验。从实力上讲,泰康没有选择当时较为普遍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发展战略,而是专注于保险主业,这也让泰康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家底,据悉,泰康人寿在2007年实现了保费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了65%,并成功使泰康人寿挺进内地寿险市场第四的位置。截至2007年底,泰康人寿的总资产已接近1400亿元。从战略定力上讲,专注于养老社区,抵制住“赚快钱”的诱惑。据悉,泰康之家燕园一期和二期共40万平米,总投资54亿,建设成本在13500元/平米。按照保险公司5%的资金成本算,泰康之家燕园自2015年开业至今,持有9年的成本是20943元/平米。目前,泰康之家燕园所在的区域房价在45000元-50000元/平米之间。如果泰康中途放弃养老社区的战略而是做地产开发,或许早已赚的盆满钵满,但看着眼下地产行业的窘境,没有选择做地产的泰康何尝不是管理层战略定力的胜利呢。
经过多年的发展,泰康已建立以泰康之家为主要载体,涵盖养老、护理、康复等服务的康养服务体系,为保险业务端贡献超过1120亿元。截至2023年底,泰康养老社区已实现全国34城布局,其中19城20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在住居民超过11000位。
此外,在上个月举办的金融街论坛上,泰康保险集团科技中心副总经理兼泰康之家首席科技创新官常城还展示了科技在泰康之家的应用,他提到,目前在泰康之家有大量的传感设备,如宽波雷达、织物传感器、手表、手环、探测仪等智能介质,它们能够实时收集老人的体征信息,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建立健康档案,以便真正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做出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护理计划的制定。康复设备也在泰康之家广泛使用,多年的积累,已经让泰康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这为利用大模型等先进技术提升老年生活质量,降低养老成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泰康之家为代表的机构养老虽好,但其高昂的门槛也将大部分老年人拒之门外,尽管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养老社区,但也普遍直呼“住不起”。比如国寿嘉园天津乐境入住门槛是,国寿保险客户的新客户入住门槛为300万总保费,老客户为200万总保费,入住后仍需缴纳月费在11500-24600元之间,如果双人合住,第二人月费需增加2400元/月;此外,非国寿的保险客户也可以通过缴纳不同级别的社区押金和购买嘉园卡入住。
其他如泰康的泰康之家,太平人寿的梧桐之家,太平洋人寿的太保家园等入住门槛大都如此,所以即便是各大险企都在努力扩容养老社区,这对我们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国家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居家养老是我国主流的养老方式,养老金融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上,这是养老金融的蓝海。”他判断,未来养老金融发展将呈现出“居家 社区”养老融合、“社区 机构”养老融合、“居家 社区 机构”养老融合的发展趋势。
机构养老进行的模式及技术应用的探索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提供先行经验,从而让居家 社区养老服务到更多的老年人,释放未来养老压力。(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洋雪,编辑|何俊妮)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