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资讯

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助力莫界AR眼镜变革

发布时间:2025-02-21 09:46:17

‍‍‍‍‍‍‍‍目标:全场景、全天候佩戴

试想一下,当你戴上一副轻若无物的AR眼镜,你几乎会忘记它的存在。这就是莫界在2025年CES上推出的AR眼镜的魅力所在。虽然莫界并非首家涉足全天候佩戴AR眼镜的公司,但它却是全球首家成功突破35克重量极限,并内置先进近眼显示系统的企业。

然而,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并不仅仅是其轻便的设计和卓越的沉浸式功能,而是它能够在一次充电后提供长达10小时的AI驱动体验。

秘诀是什么?答案就是来自意法半导体的STM32N6——一款专为将AI无缝融入日常生活而设计的微控制器。

挑战

打造一副超轻透明的AR眼镜,实现全天候佩戴。

一次充电后提供10小时的AI驱动体验。

解决方案

STM32N6,来自意法半导体的高性能微控制器,它配备了两个专用单元: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和神经处理单元。

边缘AI开发工具。

影响

推动增强现实(AR)眼镜的大规模普及。

结合个性化体验(视力矫正)与丰富的AR体验。

新型微控制器如何重新定义AR

莫界的AR眼镜仅重35克,一次充电后即可提供长达10小时的多样化AI驱动体验。在意法半导体推出STM32N6之前,在如此有限的能源预算下实现这种性能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款微控制器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包含了两个高度专业化的单元:图像信号处理单元(ISP)和神经处理单元(NPU),被称为Neural-ART Accelerator。STM32N6中内嵌的NPU和ISP由意法半导体自主研发,能够利用预训练的AI模型处理海量数据和图像,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操作。这种设计释放了微控制器主处理内核的计算压力,使其可以专注于其他任务。这正是莫界的AR眼镜能够在如此低的功耗下提供丰富AI体验的关键所在。

周兴博士,莫界创始合伙人:STM32N6微控制器已成为我们产品的一次突破。其神经处理单元和图像信号处理器让我们能够在超轻型AR眼镜中实现先进的功能。

设边缘AI简化AR工程

一直以来,设计一副既时尚又强大的AR眼镜仍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工程师需要在图像传感器、ISP、内存和应用处理器之间反复权衡。STM32N6的出现,让这一切变得简单。它是如何做到的?首先,无需将数据来回传输到外部存储器,因为嵌入式ISP和4.2Mb内存即可处理所有数据。这种一体化设计降低了系统延迟,同时提升了能效。此外,STM32N6无需冷却系统,从而减轻了设备重量。

简而言之,STM32N6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使设计人员能够选择更薄的图像传感器,而无需额外的ISP支持。当意法半导体发布STM32N6时,莫界迅速看到了实现其愿景的契机——一款全天候佩戴的全场景AR眼镜。

周兴博士,莫界创始合伙人:借助意法半导体的边缘AI解决方案,我们重新定义了下一代信息显示和AR交互。

AI为AR体验带来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AI能够为AR眼镜做些什么呢?AI为AR眼镜赋能,使其能够实现语音识别、物体分类等高级功能。想象一下,当两位语言不通的用户交流时,莫界的AR眼镜在AI的驱动下能够实时捕捉语音并翻译,翻译结果会通过先进的微型投影技术无缝显示在用户眼前。除了文字以外,该功能同样适用于图像。我们可以再次想象,在异国驾驶时,遇到不熟悉的交通标志,AR眼镜可以快速分析标志内容,并在用户眼前显示翻译或说明。这些只是AI赋能的冰山一角。品牌方可以基于莫界的AR眼镜开发出无数AI驱动的创新体验。

  • 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 关注

    关注

    48

    文章

    7674

    浏览量

    152318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