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
可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北部。距弥勒县城21公里,距石林风景区40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930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奇峰怪石林立,树木茂密,山峦叠嶂,森林覆盖率达80%。可一村不仅是阿细月舞的发源地,也是阿细创业史诗《阿细仙记》流传最广的地方之一。是彝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阿西月舞、阿西火祭、阿西斗牛、阿西摔跤是可依村的特色旅游活动。古老淳朴的阿溪婚俗、民俗风情和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和谐。
可宜民俗文化生态村寓意吉祥之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弥勒县北端,东经10305度,北纬2402度。科宜村距省城132公里,距昆河公路5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海拔1780米。属喀斯特封闭发育的高山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怪石,植被种类繁多。他们共生共生,森林面积1920亩,森林覆盖率80%。科一村1564亩耕地被锯齿状的岩石割裂。人和动物依靠家庭水窖获取饮用水,主要经济收入依靠种植烟草和核桃。这里居住着彝族阿细支系188户718人。 2011年旅游收入150万元,接待游客2.5万人次。 2011年,人均收入5800元。
可宜位于西、南、北三坡,掩映在核桃、香椿树丛中,青山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可一村是阿西族歌舞《阿西月舞》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阿西族创业史诗《阿西仙记》流传的地方之一。也是云南省民间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村落。进行反蒋武装斗争的根据地之一。
1. 可邑烽火台
烽火台是阿细族用来传递信息的。古代阿细人多于战乱、盗匪。为了保证信息的传递,每个村寨的山顶都建有许多烽火台,能见度极佳。硝烟散尽后,保存下来的烽火台已成为旅游景点。 。科邑村有烽火台三座,相距一里。硝烟再次升起,鼓声响起。但烽火台传递着贵客到来的信息,表明贵客已经到来。请村里的人来杀鸡。宰羊,备酒,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 可依村门
古代,为了防止土匪、猛兽、瘟疫的侵袭,阿细在每个村庄都修筑了城墙。科邑村也建有城墙。共有三座城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个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一扇欢迎的门。科邑村在此举行隆重仪式,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进村要举行三种仪式。一是跨过点燃香叶的“火坑”(阿细人相信香叶可以驱鬼避邪),意思是净化客人身上的污垢;二是喝一口农家玉米酿的米酒。 ,意思是消除客人的睡意;三是载歌载舞迎接客人,表示客人已成为易家的一员,可以干净利落地进村了。
3、茂密的枝干林
阿细族从原始时代到现代,都有传说,他们的祖先是远古时祖母与龙所生,因此有祭龙祭祖的活动。人们相信,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各村的龙神或祖先都会聚集在自己的米脂山林中。相关人员前往毕摩主持祭祀活动的米脂山,共同祈求龙神(祖)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牲畜兴旺、岁岁平安。
米支节是阿细族对全人类生存繁衍的追索,是一种崇拜繁衍的活动。
每年米脂节前,都要选出一位在村里有很高威望的长者作为神。被选中的人必须提前三天净身(洗澡,不与女人同寝)等。 二月初二,被派来作为代表的男子牵着山羊从村里走出来,并携带谷物、酒和其他物品。祭品装在集装箱里进入茂密的森林。一棵高大的神树下,神祇端坐在地上。几位长老恭敬地将祭品放在神像面前。信徒们庄严地站在神树前。毕摩唱起祭歌。毕摩唱完后,就把自己带来的山羊宰杀了,把其他的山羊也都杀了。祭品集中在神树下,大家向神树、神明磕头。
祭祀仪式结束后,一群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娃娃从茂密的树枝中钻出来,每个人都打扮成小羊羔,唱着:“给我刀,给我绳子,吃,吃,挖,挖,青蛙跑上来。”他们背靠池塘,蟑螂成对出现在炉子上。”是啊,田野里的蚂蚱尾对尾,老猫半夜一直喵喵叫……”一边唱着,它们就向村子跑去。 到了村子,这些小羊羔们唱着歌,走了过去。挨家挨户要白酒喝,意思是给他们钱 小羊喝了水 在村中心的打谷场上,神家的亲戚把羊分成了块,舀出了糯米粥。意味着在种子神的庇佑下,牲畜兴旺,人丁兴旺。 一切仪式结束后,大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密林边的空地上生火做饭。神将把五谷种子送到村里的各家各户,小孩子们就会跟着唱一些有关繁衍的儿歌。
四、阿细跳月的由来
这里有一个美妙而感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大火。山峦、田野都被熊熊大火所覆盖。阿西的家眼看就要被大火吞没了。阿西族青年阿哲毅然带领群众用树枝殴打群众。山火发生时,为了不被火花烧伤脚,人们不由自主地大喊“啧啧啧”,边喊边跳,边点火边点火。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野火终于被扑灭。阿细人欣喜若狂。为了庆祝灭火的喜悦,男人们将树枝抱在胸前,女人们拍手。男女们排成两排,跳起来,直到月亮出来。进化后,阿希跳上了月球。从此以后。如今,青年男女通常以跳月亮的形式表达对彼此的爱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月上阿细舞”,让他们走出国门、走出省区、走出国门。赴波兰、朝鲜、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奥地利、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1986年,美国乐坛将《阿西舞向月球》列为世界十大著名音乐作品之一,并在白宫休息期间播放了《阿西舞向月球》。
5.生活场景图
阿细族的生产生活丰富多彩,充满诗意。以下是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景。
1、阿溪地区,每年五、六月份,山上、田间都会生长一种野生食用菌——鸡杉。新出土的鸡枞肉质细嫩、肥美,是阿细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图为彝族阿细族挖鸡枞树的情景。
2、阿细人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他们基本上就地取材制作自己的生活用具。图为阿细族用当地的西瓜树制作木桶来运水。
3、有句话叫“靠山吃山”。阿溪山区资源丰富。图为阿细人吃野生黄蜂。
4、图为阿细族妇女在农忙之余,用一种名为“香门”的乐器演奏阿细族民歌,抒发她们对生活的幸福感和对青春的怀念。
5、《阿细仙记》是阿细族的口头创作史诗。反映了阿细族的创作历程、爱情故事、婚丧嫁娶等。图为两位老人在演唱《阿细仙记》。通过念诵,阿希辛吉可以代代相传。
6、由于阿溪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石多,土地面积小,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因此,聪明的阿细人就用牛来耕地。图为阿细族用牛和自制的耙子在耕地里播种。
7、阿溪一带竹子随处可见。勤劳的阿细族用竹子编织各种生产、生活容器,用来承载和盛装食物等物品。图为阿细人背着篮子制作。
8、过去,阿溪地区生产生活水平较低,各种生活用具匮乏,人们只能靠自制的生活用品进行劳动。图为阿细族自制镰刀用于理发。
9、阿细族妇女聪明、善良、心灵手巧。她们善于用色彩缤纷的刺绣来装饰、装饰自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们的衣服上满是手工绣制的花鸟和各种象征图案。 。图为阿细族妇女在刺绣。
6. 屋檐图案
阿细族的屋檐、墙壁上,根据各家各户的喜好,绘制蝙蝠、老虎、大三弦、牛角等图案,表达图腾崇拜,保护家人和孩子免受四季之苦。
7、阿细族崇拜老虎
阿细族历来崇拜虎,认为虎是百兽之王,极其勇猛,能够征服一切,因此将虎视为自己民族的图腾,自视为虎民族。他们像老虎一样勇敢。老虎能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自称:“倮宫”。 “倮”是彝语“虎”的读音和意思。
八、阿细族婚俗
阿细青年男女年满十七、十八岁,可以自由恋爱、选择婚姻。阿细男女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没有媒人,也不需要介绍。相识的机会一般有四种:通常是在《阿喜舞对月》时相识;二是边唱《仙姬》边互相诉说情意,表达相识之情。三是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了解;第四,他们在摔跤中认识了彼此。 、去市场和其他各种事情——在现场互相了解。
阿细青年男女的结婚手续极其简单。不需要聘礼、嫁妆或宴会。婚礼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分娩期间进行的。双方同意后,就定下结婚的时间。结婚那天,女方带着自己的劳动工具在两个村子的交界处等待,男方去接她回去。一回到家,男人就说:“妈妈,爸爸,我把儿媳妇带回来了。”女人说:“爸爸妈妈,我是来给你们做儿媳妇的。”经过一天的工作,可以考验女人的吃苦和节俭的能力。如果出现任何问题,订婚将被取消。如果她满意,男方会在第二天回到女方家。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打水。如果女孩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请挑水的未来女婿进屋,把水倒进水箱里。如果您不同意,请勿将其倒入罐中。从男方回家之日起,到女方回家为止,无论离家有多远,当晚吃过晚饭后,她都必须回家。回家的路上,新媳妇提着提前找来的柴火,男人则提着斧子和柴火,等到夜幕降临才到家。这就是“一担柴尽忠,一担水保一生”的内涵。
9. 驱除火魔
阿细族从古至今都有这样的传说:远古的时候,世界上没有火。人们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发麻。他们只能挤在一起取暖。有一个人名叫“穆登”,骑在一棵烂树上。他用木棍连续在腐木里钻了三天三夜。钻了三天三夜,他的身体变得温暖,腐木中冒出了火花。从此,世界有了火。火给人们带来温暖、光明和希望。不过,火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火魔。火魔会烧毁房屋,烧毁森林资源,给人们带来许多灾难。所以,必须驱除火魔。每年2月至3月,根据村里的气候条件确定比较适宜的一天。村长带领毕摩等村里相关人员赶走火妖。即毕摩念经钻木生火,取出的火花称为“新火”,火魔被两人分开并抬走。村里的青年男女在脸上涂上有的人抓牛粪、马粪、炉灰,有的人拿着木刀、木棍、木棍等。叉子等工具,将火妖赶出村子,不会伤害村民的财产和森林资源,同时也起到警示人们安全用火的作用。
10.阿希祭火
阿细“火祭”是弥勒彝族阿细人特有的原始宗教文化。相传,在远古时代,闪电击中的“火”被风雨浇灭了。阿细先民钻木取火,二月初三火花四溅,再次带来欢乐和温暖。为此,彝族阿细族崇拜“火”为万物神力,并定农历二月初三为“火”命日,举行隆重的祭祀狂欢活动,如:为“舞火神,迎新年火”。
活动前夕,家家户户内外、村里村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出嫁的姑娘们要回娘家打水挑柴,为过节做准备。晚上,各家都请客人围坐在火塘旁,主人用瓜子、花生、玉米甜酒招待客人。他们谈论友谊、谈论日常生活、展望未来,火花四溅,欢声笑语。在这欢乐的气氛中讨论了火祭的事情。
龙是阿细族的“王”。先有“龙”,后有“火”。 “龙”和“火”都给阿细人带来了很多好处。 “龙”主天,祭龙必带来风调雨顺、风调雨顺。火祭的前一天(二月初二)是祭龙日。一大早,村长就召集了村民,抬着祭品和生猪,来到了米脂山。龙树脚上铺满松毛,摆好供品,杀猪,念经,烧香,跪拜。祭祀结束后,他们在米脂山上吃祖先餐。宴会达到了最高潮,大家欢呼雀跃,一起喝酒,举杯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时平安。
二月初三是“火祭”日。天一亮,家庭主妇们早早起床,梳妆打扮,用煮糖蛋、糕丝招待客人。青年男女盛装打扮,准备祭火用品,并在家里生火。全村人举办了丰盛的中餐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松毛铺街举行长宴,大家不分贵贱,饮酒欢庆,共庆吉日。
下午三点左右,在毕摩大师的带领下,壮士们将准备好的“火神”抬到了龙树脚下。他们用一根木杆当杵,挖进事先挖好的干栗树洞里。他们不停地打磨钻头,直到火花钻出来,才放进盆里。火祭队吹响了号角,大声喊道:“火神来了,大家都来接火……哟……哟!”两个壮汉扛着火,拿着刀棍(棒)开路,护送他们进村。他们在喊叫声中穿过街道,绕村走一圈,将村屋周围的“邪灵”全部赶走,并重新点燃新的火。早已熄灭的火坑里,加薪常年燃烧。
下午五点左右,村里的男人们聚集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乔装打扮,用五种颜色的颜料,纹着精致的纹身。有的男人打扮成女人,有的打扮成凶猛的怪物和魔王,大多数都用棕色的皮肤、树叶、地藤遮住下半身,而小男孩则完全赤裸——一个“小阴茎”是精心绘制的。装饰完成后,毕摩率领的祭火队扛着火,用“辟鬼符”开道。妖魔鬼怪们手持彩刀、木剑,聚集在“火神”周围,沿街疯狂叫喊、跳跃,用着诡异幽默的鬼脑。他畸形夸张的动作引得围观的人哄堂大笑。色彩缤纷、活泼的五种颜色的人们护送“火神”到村里,毕摩为“火神”点燃篝火。
当黄昏降临,夜幕降临时,熊熊的篝火周围已经挤满了围观的人。他们情不自禁,舞动着五种颜色的人,狂欢着呐喊,在欢呼声中跳上火堆。还有翻越防火栅栏、跳入火阵等各种丑陋的表演。五种颜色的人们围着篝火跳舞,敬拜神灵。在这个盛大的演出之夜,熊熊的金色火焰照亮了山野,激发了人们的热情。男孩们玩得很疯狂,女孩们也玩得很疯狂。大家翩翩起舞,热情参与,表达了对火、土地、祖先的崇拜和亲切。
独特而迷人的“火祭”狂欢,是弥勒西山阿细人保存较为完整的火文化。 2006年,省政府公布阿溪村红湾村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城22公里处(西三镇科依村)
类型:民俗村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电话:-;0873-
官方网站:
开放时间:
9:00-18:00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