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贵州:红色文化串起旅游新航道,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发布时间:2024-10-31 13:03:07

贵州日报天眼报记者 卢庆建

贵州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省份,是红军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地方,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地方。 1934年9月至1936年4月,红六军、中央红军、红二军、红六军长征先后转战贵州近两年,覆盖60多个县(市、区)遍布全省。

红色文化连接旅游新渠道。贵州的自然风光神奇而美丽,山水千姿百态,景观千姿百态。它被称为“公园省”。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省紧紧抓住贵州重点建设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党中央要求,“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目标,打造以“一核一锋两翼多点”为基本框架贯穿全省的总体布局,以突出“征程”为目标长征的特点和“以点带面”。基本战略重点建设“控制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四大主体功能区。充分融合贵州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旅行植入红色基因

无论是今年春节,还是去年国庆、中秋假期,我省不少红色旅游景区游客量激增。各景区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继承了红色基因。令人欣慰的是,红色旅游队伍中,“80后”、“90后”比例提升至40%,跟团游客平均年龄从2019年的31岁下降到27岁2020年。

作为贵州红色旅游中心,遵义近年来红色旅游地位高涨,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涌向遵义众多红色旅游区。参观者通过观看展厅内陈列的大量文物、珍贵历史图片、文献、珍贵物品等,感受红军长征的风采。多个场馆中,以遵义会议纪念馆最为“壮观”,每年参观人数超过400万人次。遵义接待游客百万以上的红色旅游区有娄山关、狗坝、习水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等景点。

脱离传统的观赏模式,为游客提供既有趣又深刻的项目,融入现代休闲旅游元素,是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创新之举。比如主打沉浸式体验的四渡赤水实景体验园,在去年国庆假期和今年春节期间大放异彩。该景区以四渡赤水之战为故事背景,分割出多条真实的历史情节,游客随机抽取人物卡,真枪实弹高度还原1935年的真实场景,丰富游客的参与体验。 《娄山关大捷》实景表演用活生生的形式将历史场景还原在游客面前,增强了游客的战争感受。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单体资源299个,红色旅游景区16个,占贵州省红色旅游景区的三分之一。以此为基础,遵义进一步创新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将红色与绿色结合起来,拓展红色旅游新体验。 6个4A级红色旅游景区和3个3A级红色旅游景区构成了遵义壮丽的红色旅游景观,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红色旅”婚姻展现魅力

贵州不仅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而且是长征期间红军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长征途经贵州61个县,涉及全省9个市(州、州),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留下不可移动文物753处长征途中(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昔日的动荡岁月,在贵州山水间化作独具特色、差异突出的红色记忆。它们也转化为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如此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贵州旅游发展将如何规划? 2018年制定的《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描绘了一幅绚丽图景:通过推进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连接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努力把贵州打造成红色旅游重要地在中国。目的地。其中,黔北红色文化区以“遵义会议”、“赤水四渡”为代表,黔东长征文化区以“黎平会议”、“木黄团圆”为代表, “西峰集中营”和“王若飞故居”是打造以“乌蒙山迂回战役”和“盘县”为代表的黔中红色革命旅游区大会”和黔西红色文化旅游区,将带来众多红色景点的重生。

棋子落下,脚步随之而来。 2020年4月,贵州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在2020年4月黎平举办的“重走长征路,一起走向春天”发布会上,推出了10条以长征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这些线路包括:清爽贵阳之旅,重温红色文化;醉人红色经典遵义之旅;一场“尊”寻初心、“我的青春流行”研学之旅;红色圣地,“韧性”骑行之旅;六盘水“三线”“三变”红色征程;黔东南风情,红色遗产之旅;不忘初心,大转折;黔南州“缅怀雄伟”红色征程;黔东门户,丹莎红之恋之旅;重走长征,深度体验之旅。这10条线路都有明确的方向,为红色旅游提供了更清晰的出行参考。目前正在推进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与国家红色旅游线路融为一体,不仅为文化强省建设增值,也使之成为旅游大省。

在2020年12月出台的《关于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中,“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成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遵义“长征文化 科研培训 茶酒文化”建设也成为必修课题。

快速发展,紧密联系民生

“红色旅游 ”发展模式一直是贵州旅游业快速推进的引擎。在引擎带动下,当地经济发展展现出旺盛的活力。

习水县是第四次渡赤水的起点和主战场。 2006年9月,该县在土城古镇建设了赤水四渡口纪念馆、土城女红军纪念馆、青岗坡战役遗址等红色文化景点。这些景点的崛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土城参观、学习、培训。习水土城人民依托红色景区,积极与旅游产业对接,找到了一条以旅游发展旅游业的出路。

一直在外打工的土城镇群峰村村民陈云福,一年只能挣5万至6万元。看到家乡红色旅游火爆,他回到家乡创业,饲养了习水麻羊,然后把羊卖到了土城镇。 ,一年可以赚10万元左右。经营烧汤圆生意的徐光美一家,精心准备、销售烧汤圆,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 “红色旅游 ”的积极探索,为土城这个革命老区注入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贵阳市开阳县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富矿”,加强红色教育,发挥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叠加效应,实现“红色旅游 生态休闲 消费体验”无缝衔接给游客带来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当地人的收入也达到了新的拐点。

红二、六军团与红六师曾在江口县莫湾村会师。江口县以此为起点,通过打造“百里红色旅游文化走廊”,将分散的景区整合成旅游品牌线路。丰富了红色文化内容,增强了红色景区的吸引力。 2019年,江口红色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亿元。

贵州红色旅游远近闻名。在“明星”云集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榜》中,贵州省有8个景区上榜,足见贵州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深度。当前,千帆竞发,长征精神已转化为生产力效应,在贵州山河中不断显现、发酵,新风势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