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游览‘开平碉楼村落’,不用去人多,好玩又方便!”国庆假期以来,江门开平“数字碉楼”走红,给不少外地游客带来新体验。
开平碉楼和村落是广东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数字碉楼”是开平围绕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新探索。近年来,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碉楼资源,开平大力建设“数字碉楼”,推出“开平碉楼数字展示平台”,赋予古碉楼新的数字形态,让游客“遨游”足不出户就可以到达世界遗产。
开平碉楼数字展示平台。网页截图
开平不仅仅有“数字碉楼”。依托数字技术,开平还创新打造了名为“小桥全智导”的智慧旅游平台,对内实现景区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外提供“吃、住、行、游”等服务信息。 “出行”,市民游客轻触手指即可轻松畅游开平。
今年国庆期间,开平旅游景点和市场安全有序,人气旺盛。据中国移动大数据平台和景区报表测算,国庆假期期间,开平共接待游客101.5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3.90%,累计实现旅游收入508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2.37%。
新体验: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旅行”世界遗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当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为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开平被誉为著名侨乡、碉楼之乡,至今保存完好的开平碉楼1833座。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碉楼资源,开平大力打造“数字碉楼”。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平市数字瞭望塔在线展示平台正式上线。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古老的碉楼呈现出新的数字形态。”开平数字碉楼在线展示平台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碉楼景区地理环境、建筑内外实际场景、建筑构件三类数据,向公众提供搭建了一个可以系统呈现开平碉楼全貌的数字平台。
进入开平碉楼数字展示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共享碉楼等特色建筑的三维实景图像。该平台通过空中无人机倾斜摄影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对自力村、马尖龙村、金江里、三门里、赤坎华侨古镇及其建筑进行高精度数字三维数据采集和建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足不出户即可将5平方公里的村落风光、26座古碉楼、19座省级保护建筑和30个精美构件尽收眼底。
开平碉楼数字展示平台可以展示碉楼及周边村庄的全貌。网页截图
开平市博物馆馆长李少珍表示,该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您可以通过手机从外到内观察瞭望塔的每一个细节。还可以作为虚拟旅游的素材,推动在线旅游等创新产业的发展。
“数字碉楼”为世界各地游客带来世界遗产地“旅行”新体验。 “我从深圳罗湖过来,出发前通过‘开平碉楼数字展示平台’做了一个导览。”游客吴先生参观开平自力村后表示,观看“数字碉楼”就像VR一样,操作简单、身临其境。可以让您全面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和建筑特色,对于外国游客来说非常方便。
游客黄女士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从广州到开平旅游,通过‘开平碉楼数字展示平台’,我可以了解开平碉楼的建筑特色,提前准备一份旅游指南,这样抵达后会更加愉快。”黄女士说。
“数字塔”的打造,为开平文旅产业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据统计,1-9月,开平共接待游客720.61万人次,同比增长40.51%,旅游收入43.24亿元,同比增长53.29%。
此外,据中央广播网权威发布,国庆期间开平人气上涨220%,跻身十大热门宝镇之列。开平碉楼成为马蜂窝导游群里的热门咨询问题。
新模式:打造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大脑”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老建筑是穿越时光的杰作。以开平碉楼为例。它不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开平碉楼全盛时有3000多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800多座,散布在乡野村落之中。这些瞭望塔的建造在20世纪20年代和1930年代达到顶峰。碉楼大多是由留学归来的华侨修建的。
开平碉楼和村庄。南方 记者 杨兴乐 摄
尽管一百多年来,开平仍然矗立着数千座碉楼,但在保护和传承这些古建筑的过程中,“碉楼数量多、分布分散、管理困难”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值得庆幸的是,数字时代,古建筑保护迎来了新的机遇。 2022年,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下,开平市将投资500万元,与中国移动江门分公司合作,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和古迹”全要素数据资产建设。村落”和赤坎古城的现代建筑群。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平依托数字技术,开发数字碉楼在线展示平台,打造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大脑”。
具体来说,数字碉楼在线展示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实现了碉楼及其重要部件的三维重建,就像给碉楼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体检”生成专属“数字档案”,清晰记录碉楼核心价值和现状,形成点云数据、全景数据、三维模型数据等有价值的资产成果。 “真实的3D数据可以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修复、研究和展示提供准确的数字数据。”李少珍说。
“数字碉楼”构件展示。网页截图。
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修复和复兴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走进开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全域旅游监测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巡检三大系统监控预警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掌握文物管理情况。
此外,依托综合预警平台,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与开平市人民检察院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利用检察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式,开展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重点推动开平碉楼风景区发展。文物古迹得到活化利用。目前,已累计投入50万余元,完成两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保护……
经历了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今天行走在开平,一座座古老的碉楼正在通过现代数字技术被重新唤醒。
新探索:数字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只要在手机上点击几下,就知道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哪些餐厅有特色,非常方便!”上周日自驾前往开平的深圳游客罗先生表示,他使用的“小桥全智导”手机程序已经成为他的智能“导游”,他可以通过手机探索开平。
罗先生口中的“小桥全知道”不仅仅是一个小程序,更是一个集出行信息、智能安防、实时数据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平台。
平台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展示两个系统。其中,对内具有景区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功能,对外通过“开平旅游|小桥全知导览”小程序整合旅游信息、数字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并提供导航、导游、广播、导游。吃4个功能。
点击小程序“开平旅游|小桥全知攻略”。无论是想在瞭望塔打卡、品尝特色美食,还是想预订酒店民宿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市民和游客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做到。获取开平“吃、住、行、游、购、娱、学”信息。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开平旅游日渐普及。图片来源开平发布
同时,依托该平台,智能导航服务覆盖开平市全部1833座注册碉楼,实现“一层一码”。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焕婵表示:“通过这个平台,市民和游客可以获取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建筑年代、外观风格等基本信息。游览时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碉楼,并提供智能语音解说服务,推动文化旅游服务智能化、数字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开平在“小桥全智岛”智慧旅游平台上线了“打卡”功能。它为市民和游客精选并推介保存完好的碉楼,并可一键导航“打卡”。打卡达到一定金额后,还可以到线下“开平优品”兑换中心收集邮票,兑换礼品,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此外,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不断加强“数字瞭望塔”成果应用,将瞭望塔数据用于微信小程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突出互动体验,融合创意设计和数字技术。结合现代元素,可以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升体验。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与旅游融合加速。未来,开平将加强数字平台管理、应用和服务质量升级,并以此为契机,打造全县农业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开平正在规划建设农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示范产业园,充分发挥‘开平碉楼村落’和赤坎华侨古镇的带动作用,整合塘口、赤坎、仙港、白河,打通线上线下旅游资源,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开市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谭一军说。
南都 记者 任龙深 洪洲
【作者单位】: 任龙;沉洪洲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