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深夜食堂》里装饰庄重的日本店,喧闹又张扬的食客,还有那碗红油上浮着大块牛肉的老坛酸菜方便面,我总觉得吃方便面就像我们中国人知道的那样场景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些在80年代度过童年的人可能还依稀记得,方便面是一种半奢侈品,随着开放的春风被带到了普通百姓的餐桌上。花几毛钱享受一种新奇的味道,虽然贵,划算,但依然是孩子们要付出一点努力的美味——也是父母的求之不得。
那时的方便面还是“平淡”的。没有浮着一层亮红的油,也没有复杂的调料包。将它们放入铝制饭盒中,倒入一勺开水,并用调味粉冲洗干净,然后趁热食用。表的存在。
调皮迫不及待的孩子干脆跳过了制作方便面方便面的步骤,打开包装,倒入调料粉,将面条碾成碎片,就像吃几年后流行的浣熊脆面一样。同样的方法,用食指和拇指一点一点地捡起来,最后将头倾斜90度,将残留物全部赶进嘴里,然后用未完成的内容舔手指。
后来的1993年,一位胖乎乎的厨师脸上带着笑容跳上了千家万户的电视。方便面袋里开始装着厚厚的、油腻的但又香喷喷的酱包,吃方便面的想法一下子越来越流行。香水变得高级了很多——在孩子们眼里,它有一种打破常规生活的仪式感。它不再只是一种随意打开就能塞进嘴里的食物。
现在想来,孩子的心态太单纯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捧着碗,吮吸着新奇的食物,他感觉就像遇到了山珍海味一样幸运。他边吃边想,方便面是谁发明的?呢绒?一定很棒。
△
1993年方便面电视广告
但方便面之父是谁并不重要。那些真正为我们架起锅煮面的父母和祖父母,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取悦的人。
享受美食之前总有幼稚的讨价还价:米饭一定要好吃,泡面只能偶尔当小火炉;你买不到西式的桶面,因为它比袋装的贵一美元;红烧牛肉面太辣了,对喉咙不好,所以这次只能吃清淡的虾和鱼面了……
在我年轻的时候,不断地想吃方便面和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吃方便面也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斗争。表现得好,生病了求安慰,一碗方便面就是童年最珍贵的奖励。
但奇怪的是,斗争胜利后,面条师傅会说:“多吃一点”,然后坐在一旁,笑着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地吃下去。更奇怪的是,他们一边厌恶地说不喜欢面条只喜欢汤,一边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汤底里散落的面条挑出来,把冷汤喝光了。尔静.
所以小时候一直不明白大人到底喜不喜欢方便面?
那时候,方便面还有一个世纪之谜——美味固然好吃,但每次看着碗里的汤,再看看包装袋上装满配料的碗和电视里吃东西的人广告里,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大块的牛肉在哪里?那些闪闪发光的红虾在哪里?
“傻孩子,广告都是假的。”听到这个问题,妈妈会傻眼地说。好吧,肉是他们的,虾是他们的,乐趣也是他们的,而我除了妈妈的荷包蛋什么也没有。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方便面让我们第一次明白,生活真的是一个骗子。
长大后,方便面成了小人物之间的第一个社交资本。
在那个总有一点叛逆的中学时代,越是规则禁止的事情,就越让人想要涉足其中。所以在那些我被军训折磨得饥肠辘辘的夜晚,那些教务长迟迟不出现而我赶紧关上门的放学时间,那些我无缘无故有点贪婪的时刻,我的眼睛心照不宣,你去打水,我把包裹撕掉,他守着门让别人知道。偷偷摸摸地,一盒方便面在四五个人之间传递。看来就算是处女座的同学也不会嫌弃别人。口水实在是太鲜美了,每次喝下去都是鲜美的。不到一分钟,香味飘来的角落里就会传来低沉而急促的声音:“给我留一口汤!”
虽然共用过一桶方便面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定共用过一桶方便面。中学时代谁没有一些“过眼云烟”的友谊呢?
那时,来自台湾的胖厨师已经统治了方便面世界的半壁江山,口味开始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叛逆的少男少女们此时却不想脱颖而出,于是就买了最流行的红烧牛肉口味。我们希望与别人不同,但有时我们也需要与别人相同。
但你小时候所珍视的味道可能并不总是那么好。几年后,有些人会去寄宿学校,被繁重的课业和严格的管理所排挤。不知不觉中,他们将学会连食堂都关门的生活。环顾四周,似乎只有桶装方便面才是廉价又方便的救命稻草。可以在等待泡面的同时多背十个单词,又可以在浓雾中解放双手做题,是一个贴心的选择。
不再是家里精心煮出的松软有弹性的口感,也不再是妈妈专门给我煮的荷包蛋和蔬菜。只有最简单粗暴的味道。曾经的宝贝,经过及时的压缩和重新压缩,已经变成了几乎不能吃的东西。曾经的美味佳肴,如今却成了万恶之源,闻到就想吐。当生活变得艰难时,即使是随之而来的无辜食物也会变得令人厌恶。
从那堆方便面盒桶里出来的,是“太多还不够”的顿悟,这比我从《论语》中学到的深刻得多。
那时,我们一边无魂地吸着面条,一边苦涩地想,等我上了大学,过着像狗一样凄惨的生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我再也不会吃这个了。营养废话。
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旗帜。
大学这么忙,来吧,我们上网玩一会儿吧;我们去网吧过夜吧;哦,考试快到了,我们一起熬夜吧。
当我刚进入大学时,我以为我终于解放了。考上大学后,我才发现自己很忙,忙到还是要靠方便面生存。没想到认识了五湖四海的人,也认识了五湖四海的方便面:原来只有他们有麻辣水煮鱼味方便面,原来,竹笋和鸡丝面是他们的特色菜。这个被命运揭开的秘密,比把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命运还要神奇。
还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吃泡面,少了你一口我一口的世俗气息,多了一份大家端着碗指点天下的屌丝精神。宿舍里的哥们总是开玩笑说,等我成为了马云,我绝对不能把这种挖脚、吃方便面的熊孩子行为传出去。上铺的兄弟说,听说创业初期,马云每天都是靠吃方便面过日子。明天我哥去创业,也会聘请你当泡面总师。他能煮出五十种面条,味道却不一样。
聊天时,坐在窗边的哥们用叉子戳着盖子,悠悠地说:油袋又变硬了,冬天来了。
但离家上学的大学生哪个不喜欢冬天呢?又到了回家的季节。
回家的火车上的那顿方便面,让人脾气好,无论如何都不会抱怨——只要吃上这顿临时饭,下次睁开眼睛,就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家的味道有半年没见了旅途 每次喝方便面汤,我都会有一种坦荡的幸福感。
火车缓缓开动,滋滋作响的热水声此起彼伏,车厢里立刻充满了熟悉的味道。我这才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是黝黑的大叔,还是手上长满老茧的大妈,还是瘦得翻白眼的小伙子,还有那么多人痴迷于最普通的红烧牛肉面。
也许是因为我熟悉它的味道,也许它是最容易买到的,也许只是因为它的价格十几年来没有上涨多少。对于所有努力工作谋生的人来说,或许廉价的温暖才是最温暖的。
虽然车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味道,散发不出去,但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抱怨——毕竟,这是我们离家越来越近的信号。
后来,80、90后的人成长为社会成年人,在大城市里变得像蚂蚁一样渺小。第一份工作还不错,虽然没有紧张到吃不起饭,但总有不知道生活有多艰难的时候。如果你任性,你的手就会紧,你只希望自己能保持清醒,直到下个月发工资时再醒来。
这时,想到的救世主就是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方便面。
近年来,大小时代日渐繁荣,廉价过时的方便面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贫穷”、“不健康”的代名词。当年奖励我们泡面汤的父母,被微信朋友圈的文章吓坏了,每隔三天就给我们打电话:别再吃泡面了,你知道吗,你会得癌症的!
吃过的人也都觉得非常恶心。我细细品味过米其林三颗星的奢华,也尝过街边肮脏的苍蝇馆子。我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好吃的食物。如果不是想省钱又想偷懒,谁会在意一碗五块钱四块的泡面呢?更何况,时间早已把小时候那些杂七杂八、不知名的品牌给食客们淘汰掉了。偶尔的运气只是对生活的暂时屈服。
可有一天,在一个加班的雨夜,隔壁同事送来的一碗方便面,让我饥饿的肚子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的纯真:真香,真想吃。一口,就为了这一口,简直值不值任何代价。
一位好心的同事送了我一盒,但背后的故事并不像小时候那么开心:咬了一口,我想把面汤全部喝光;但当我勉强吃完最后一口时,我已经厌倦了,再也不想吃它了。触摸方便面。
尴尬,太尴尬了。我坐在那里发呆,看到同事们一脸满意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不堪重负的场景就像是人生的一个小写照——
很多事情都是建立在别人的好基础上的,但事实上,他们对你来说还不够好。
这几年,当听说康师傅的销量连续几年下滑,甚至还有破产的风险时,我还是有点感慨,自己见证了一段历史的开始,看着它结束了。
但当你走进超市,看着被各种方便面巨大身躯占据的几个货架,你心里会感到一丝惊讶:与你小时候那些被扫入历史尘埃的零食、小吃相比,你会感到有些惊讶。小时候,方便面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太多了。
渐渐地我习惯了方便面的必然性,对方便面的偏见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近年来,国外方便面开始流行,经常有50种方便面的吃法和100个品牌评论。有时,使用这些更新颖的口味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点调味品是很自然的——就像二十年前一样。
看到美食博主做的高档方便面食谱后,我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模仿起来。如果你吃不了老派的油腻食物,那就试试新式的清淡食物吧。最近从男神金城武那里学到了一个处女座泡面秘诀,真的很精彩。
旅行越来越像老年人了。担心中国人的胃在异国他乡会上火,我包里总会留一块地方,放一些从小吃零食长大的方便面。后来看了电视,我才知道,这种“自找麻烦”的情况确实不少见。
方便面有一种廉价的感觉,不太符合当代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但廉价的温暖不就是温暖吗?每个空巢青年慵懒孤独的冷雨夜,每个下班疲惫的夜晚,在万家灯火下,花10分钟给自己煮一锅料足的方便面,掀开锅盖,当水汽溅到眼镜上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打拼也没有那么糟糕。
当我学会这样用一碗面来欺骗自己时,我突然原谅了小时候被方便面虚假包装欺骗时的失落感。我从6岁吃方便面到26岁,到头来只是生活教给我的一个自欺欺人的循环。
所以当我拿着一小锅方便面打开《深夜食堂》,看到那碗花哨的老谭酸菜面时,我并没有很生气,只是胡言乱语地说“你不理解我,我不怪你”你。” “这个想法。
这样一种民族性很强、带有深刻时代印记的美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看着无数普通家庭从贫困走向小康,看着时代从淳朴走向小康。简单。虽然它已经变得繁荣起来,但它是一种进口产品,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文化符号。生活的滋味、人情的温馨与温暖、在民族生活中的意义,如何能够用短短几句话、用强行灌鸡汤来讲清楚呢?
但也许没有人能说得清。一碗简单的方便面,跨越三十年,凝聚了多少中国人私密、内向的情感?也许只有每个人温暖的胃才能真正记住它。
点击关键词即可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
|||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