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被子植物起源研究开辟新空间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欣和国家兰科中心教授刘忠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花,为兰科植物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空间。被子植物。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历史生物学》杂志上。
据报道,在这项研究发表之前,世界各地的前白垩纪地层中尚未发现典型的花朵。最早的花卉化石产于1.25亿年前的辽宁省义县组。国际主流观点认为,白垩纪之前不存在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从起源到辐射的一切都发生在白垩纪。
科学家对辽西地区的植物化石“潘氏真花”进行分析,确定其年代为距今1.6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据介绍,“潘氏真花”产于我国辽宁锦西连山区三角城村侏罗系地层。该标本为我国著名古植物学家潘光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采集。
王欣指出,潘氏真花具有典型花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潘真花为被子植物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
潘氏真花与侏罗纪恐龙生活在一起
潘真花出现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场景?
王欣告诉记者:“潘真花生活的距今1.6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被子植物非常稀少。裸子植物在植物界正处于鼎盛时期,恐龙是陆地动物界的主角。当然,还有昆虫。”世界已经变得非常发达。”在恐龙横行、柏树银杏苏铁摇曳的世界里,中国辽西地区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小花。
为什么是辽西? “早期完整的花不一定只有辽西才有,只能说是命运的产物。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合适的时间、沉积在合适的地层,这样才能形成化石。”为今天比较幸运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在研究人员看来,辽西是一个沉积物地质条件优越的地方。”王欣说,“而且从研究人员的角度来看,辽西也是一个幸运的地方。”先前的研究一个地区,使得区域研究更加成熟,参考资料更多,研究对话更容易被认可,这些因素使得辽西成为地球早期的“花园”,并提供了很多代表性的植物化石。被子植物起源的实证材料“岭南地区有没有像辽西这样的宝藏?与王欣研究员一起接受采访的刘忠建教授说:“相比之下,南方的地层没有那么早,湛江、海南也有一些比较早的沉积地层,但确实不如那些地层。”在辽西。”
以潘光先生命名
在介绍“潘氏真花”的制作时,王欣指出,标本是我国著名古植物学家潘光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采集的,产于连山区三角城村侏罗系地层。 ,我的祖国辽宁锦西。 。王欣教授和刘忠建教授从潘先生那里得到了一些化石标本。其中,“潘氏真花”标本受到了他们的特别关注。经过进一步测试,他们有了目前的新发现。 “潘光先生的职业是地质学家,但他对古代植物化石非常着迷。20世纪70年代,他在辽西采集了大量的古代植物化石。早在1983年,他就声称中国有白垩纪被子植物过去是存在的,但他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很多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后来我们的发现可以说是证实了王先生的名誉。潘光先生晚年告别研究圈,喜爱书画。
花寻找祖先的过程
开花植物的祖先是谁?近代的花化石似乎是突然出现的。这种无端的花被达尔文称为“令人厌恶的谜团”。
研究指出,某些类型的已灭绝裸子植物,尤其是种子蕨类植物,被推测是开花植物的祖先,但没有直接的连续化石证据表明花是如何进化的。一些较古老的化石,例如三叠纪早期的“化石”,被推测是开花植物的祖先之一,也存在争议。根据目前的证据,有人推测开花植物的祖先在三叠纪晚期(2.45亿至2.02亿年前)从未知的裸子植物中分化出来,这也尚不清楚。早期蕨类植物和开花植物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个谜。当今的地球是一个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中最高级的一类。它们也是地球上最完整、适应性最强、最新的植物。从新生代开始,他们就统治了地球。目前被子植物有1万多个属、约20万种,占植物界的90%以上。中国有2700多个属,约3万种。被子植物的种类如此之多,具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完善性是分不开的。
刘忠建教授描述了植物学家的好奇心:“当我们看到现代植物之间的各种相似之处和关系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回去看看它们是否有共同的祖先。只有了解它们的遗传密码,才能利用它们的遗传密码。”我们能让培育新品种成为可能吗?”
地球生命的奥秘永远值得探索
刘忠建教授的研究思路是寻找进化意义上的分子钟的证据。这个过程与寻找化石的过程不同。它更像是从现有植物的基因倒推计算进化速度和时间的过程。通过比较现有生物基因或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绘制系统发育树,化石数据在确定分子钟的速度和测量时间方面发挥支撑作用。 “化石为分子工具提供了参考,我们可以通过分子计算来确定开花植物出现的大致时间。当新的化石证据出现时,正好证实了分子钟计算的正确性。”刘忠建教授说。
“潘真花”会是最早的典型花吗?在两位教授看来,它并不是最早的被子植物。应该说,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化石中最早的典型花卉。有关其发现的文章已被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媒体广泛阅读和转载,但质疑的声音也存在。 “这些质疑没有真凭实据,更多反映出美国同行难以接受这一现实。”王欣说道。无论如何,这都是地球生命之谜,值得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者去质疑和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