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散文从小点开始──兼谈艾柯的《带着鲑鱼去旅行》(刘振富)
现代散文曾被称为短文或小品散文。这里的“小”,是指微小、精致、具体、微妙,这是其重要的风格特征。散文虽然可以写“大至宇宙,小至苍蝇,皆可汲取”(林语堂《人间世界》),什么都可以写,但往往是从熟悉的琐事开始,洞察细微之处,最终进入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甚至与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交流。
散文选材趋于小而忌大。
世间万象,散文的起点在哪里?散文可以涵盖整个宇宙、一切生命,但它不能涵盖这些。它只能用一个精致而微小的钻头,挖掘出生活中的一个小点,那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葛钦《浅谈散文》),或者换句话说,“就写一个情节”。 “一种心情、一种风景”、“阐释一种思想、一种感觉、一种判断”(李广田《散文论》),这些都是作者熟悉的、经历过的。看艾柯的文章,他写到了他的经历“出差”,而这并不是这次“出差”的全部经历,只是短暂入住北欧酒店的经历;而且,他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那么多,却只写了一条三文鱼!总而言之,鱼是作者整个生活和周围一切中的一个微小事物,是作者的玩耍对象,是作品叙事的起点和终点,是作品宏大思想的源头和爆发点。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写大事,只写小事呢?由于散文的篇幅有限,无法容纳宏大的主题(即使写宏大的主题,我也只会选择片段)。只有趋小避大,取小而取精,才能表现出他从容优雅的态度,变得儒雅友善,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谈吐得朗朗上口。事实上,艾柯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应该可以轻松地谈论宏大的事情,但他却从自己经历过的小事开始,这是一种熟能生巧的写作方式。鲑鱼很小,很容易抓握。如果放弃小事而选择大事,那是不可能的。它一开始就结束。两三千字能容纳多少“大事”?
可以从小到大写,横向扩展,纵向延伸。从小到大很容易,从大到大却很难。这是古往今来散文写作的常见做法。这是西方人特有的生态吗?你看陆离的《绿囚》,他也写小事,就是一根小绿枝。他没有看到卢沟桥事变的始末,更没有看到中国抗日战争的盛况。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但在这些小事里面,任何一个都比发表一百份抗日救国宣言,贴一千条打败日本奴隶的口号要好。” (陈叔华《叙事散文阐释例——肖大扁》)。我们再看一下巴金的《小狗包弟》。它只是一只小宠物。它既没有描述一个完整的人物,也没有描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事件和场景。不过,比那些写大人物、大事件、大场景的要好。文章更具艺术性、审美性,更像散文!
散文描述详细、生动,而不是粗略、粗略。
上面我们讲的是散文素材的选取,这里我们讲选好素材后散文的运用和表达。散文不仅材料要简短,而且描述要详细。薄与小有关,薄本身就是小的一种。散文写作的细致,是指笔触细腻深邃,目光聚焦题材的细小关节,仔细观察肌理脉络,挑选精彩点,放大细致地描写,他们乐此不疲,不知疲倦。正如郁达夫所说:“事实证明,小品文最可爱的地方就是它的细腻、清晰和真实。” (《鲜小品文》)余所谓“精”,是指描写的细腻、细致、精细。它不仅表现在对事件、景物、人物的详细描写上,而且还详细地表达了内心的思想、人情、道理。
你看,《带着三文鱼去旅行》包含了许多小事和事件细节:“特别大”的熏鲑鱼具体而微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或线索之一);一家豪华酒店里,大堂里等待电脑排队的客人很多。这也是详细而详细的描述;更不用说列出的葡萄酒和饮料的数量及其位置。作者详细记录了冰箱里的动向;然后,“满脸笑容,长着槟榔牙的服务员”说话了,眼前出现了他的形象,他居然“给我拿了一个牛油果()”,更像是一幅清晰幽默的画作;也就是说,仅仅写三文鱼和旅行是不够的,还要写三文鱼发生的事情以及旅行中发生的事件的具体过程。
正如臧克家所说:“写人物,一定要注重细节,就是揭示精神的小事。” (《多写散文,少写诗》)不仅写人,还写景、写物、写叙事。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遵循写细节的原则。只有用心描绘,才能变得生动,最终“见神”。试想一下,如果《与鲑鱼同行》不描述具体生动的细节,而只描述事件的大概轮廓,并花大量的篇幅来表达“深刻而深远”的思想,这当然可以带来发挥了艾柯的长处,但距离《文学与散文有多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