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活
苏兆正(1885—1929),广东省象山县(今珠海市)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领导者,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国际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18岁时,由于经济拮据,他跟随同乡到香港打工,开始了海员生涯。 1921年,与林为民等主张在香港成立中国海员工业联合会。次年1月,组织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他被选为总务部主任和罢工总办公室谈判代表之一,后担任代理主席。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与邓中夏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当选为省港罢工委员会主席、财务委员会主席。 1926年,在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主席。 1927年代表中国共产党任武汉国民政府劳动部长。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四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主席。 1987年会议上,与瞿秋白、李维汉一起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广州起义当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 1928年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红色工人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执行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工委书记。 1929年2月25日,因积劳成疾,病逝,时年44岁。2009年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部门联合评选为“百位英雄模范”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现状及家庭
“道光十三年,鬼入村,杀人畜,偷牛羊……”至今,广东珠海七澳岛的村民仍吟诵着这样一首歌曲。 1833年,英美鸦片贩子从海上入侵,欲占领淇澳岛,并将其作为贩运鸦片的中转站。村民组织自发反抗并取得胜利,迫使鸦片商支付大笔赔偿金。战后,村民们协商,用大部分补偿款修筑了村子周围的石板路。因石板路是用白色花岗岩铺成,故名“白石街”。淇澳岛是一座有着光辉抗战历史的岛屿,是苏兆正的故乡。
苏兆正于1885年11月11日出生于岛上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之下,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苏兆政从小听着佟澳人民抗英故事长大,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走在这条修筑的白石街上,他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苏兆正共有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第二,是家里的长子。父母都是岛上非常普通的农民,靠租地务农艰难维持家庭收入。因此,苏兆正懂事后,就参加劳动,上山砍柴,下海钓鱼抓虾,为别人放牛,帮助养家糊口。他们的父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孩子的管教却非常严格。经常叮嘱他们“苏家有远大志向”,要“勤奋做事,清正廉洁”。父母的教诲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
由于家庭贫困,苏兆正一直未能上学。直到10岁的时候,他才在祖母的资助下勉强上了三年私塾。他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非常勤奋好学。家里没钱买写字的纸,他就向隔壁邻居要了一本旧黄历,用背面写字抄写。他特别喜欢算盘这门学科,后来算盘就成了他日后革命工作的好帮手。
在风浪中成长
1903年,苏兆正18岁,家乡粮食歉收,无法谋生,只好跟随同乡到香港打工。起初,他在外国船上当“男孩”(即勤杂工),后来又开始了悲惨的海员生涯。
旧中国的海员遭受着外国资本家和封建承包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压迫。苏兆正曾回忆:“海员的月薪大约是十元到八十元,十几元、八十元的很少,最多的大概是二十元到三十元。在香港等地而上海,生活就特别贵,包括房租,每个月至少要十几块钱,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包工头扣的,当然,我们的日常生活每次漂洋过海都会极其困难。他们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工人没有能力存钱,所以赚不到足够的钱养家糊口,所以那些卖妻的人常常遭受经济压迫。”加之他们要遭受政治压迫,与外籍海员同工不同酬,在船上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虐待而无法申诉,长期的痛苦经历让苏兆政越来越抗拒。帝国主义和外国资本家的斗争,进一步为他今后坚决反帝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1908年,孙中山走遍海内外,进行民主革命。在旅途中,他经常有机会接触到苏兆正等水手。苏兆正向孙中山介绍了海员的工作和生活,使孙中山看到了海员中隐藏的革命力量,于是鼓励他们组织起来。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他加入中国同盟会,冒着生命危险向革命党人传递信息,筹集资金,保护革命党人免受间谍追捕,并积极参加1911年辛亥革命。因其出色的表现被评为“广东一方”。积极分子”。
苏兆正当海员时,有时会因失业而回老家生活一段时间。他经常通过聊天向村民宣传抗清救国的道理。他还与老师王卜谦和青年朋友一起组织读书会和自治会,组织青少年阅读进步书籍,弘扬革命思想。还成立了种植公司,准备开荒造林基金,所得收入用于家乡建设和贫困成员补贴家用。
苏兆正改造家乡的举动引起了地主士绅的仇恨,于是他们勾结反动官员对他进行迫害。 1913年,苏兆正被政府逮捕,监禁一年多。他的老师也受到牵连,在狱中病逝。牢狱之灾并没有让苏兆正退缩。离开家乡前,他来到“烈士墓”,砸碎了一只青瓷碗,并发誓“继承先烈遗志,献身革命,至死不渝”。 “奉献、奉献”四个字无疑是他革命一生的忠实写照。
组织香港海员大罢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迅速在中国水手中传开。苏兆正曾乘船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地,详细了解十月革命的胜利情况,并有机会阅读有关新文化运动的书籍。他逐渐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此,他在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同时,用所学的知识教育船上的工人,并积极准备建立海员工会,开展革命斗争。
1921年3月,苏兆正、林为民等在香港成立中国海员工业联合会。这是中国海员第一个真正的工会组织,也是我国最早的现代产业工人工会之一。
工会成立后,自9月份以来向船舶资本家提出了提高工资、改善待遇、改革用工制度等三项要求。然而,资本家拒绝回应。相反,他们故意将船上其他外籍海员的工资提高了15%。最后通牒没有结果后,海员们再也无法忍受了。 1922年1月12日,在陈炳生、苏兆正、林为民等骨干领导下,举行了总罢工。
罢工海员离开香港返回广州,成立香港海员罢工总办公室,作为领导罢工的组织。苏兆正当选为总务部主任,负责对外谈判、财务收支和罢工策略的制定,成为罢工的实际领导者之一。他还被选为谈判代表,与港英当局和轮船资本家进行谈判。后来,他担任代理主席,负责全面领导。
在领导罢工斗争时,他始终坚持原则,处处维护海员利益。他既不受港英当局高压政策的影响,也不受船舶资本家金钱贿赂的诱惑。他紧密团结和带领广大海员争取海内外的广泛支持。持续56天的慰问和支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迫使一向炫耀武力、肆意压迫中国人民的英帝国主义第一次在中国工人阶级面前低头认输。
香港海员大罢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的起点。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被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汹涌的波涛”。
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和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中,苏兆正逐渐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虽然成立不久,但具有明确的革命宗旨,真正全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劳动人民要寻求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他们对党产生了敬佩之情,决心跟党一起参加革命,并积极向党组织寻求教育帮助。
1924年,苏兆正的亲密战友林为民入党后,向党组织郑重推荐苏兆正。他说:“苏兆正为人正直,诚实可靠,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廉洁奉公,有远大的革命抱负,是一位非常好的同志,在海员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我们一定要做好做好海员工作,全体海员团结起来,首先要找到苏兆正,争取他入党。
1925年3月,苏兆征代表粤港工人团体赴北京出席国民大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共产党领导人和从事工人运动的共产党人。
党的北方局局长李大钊等多次邀请苏兆政到北京大学红楼(李大钊办公室)会面,高度评价他领导香港海员罢工和推动香港海员罢工的表现。同时,他向苏兆政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成立情况,并向他介绍了党的纲领、章程和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苏兆征向李大钊汇报了自己对共产党的认识,并正式向李大钊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苏兆征在北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中央的培育和培育下,我们将继续为广大职工的利益而奋斗。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苏兆正积极参加大会筹备工作,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
领导全省和香港大罢工
不久,上海发生了5月30日大屠杀。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屠杀同胞的罪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香港、广州爆发了大规模的政治罢工——省港总罢工。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下,广州、香港的大罢工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罢工人数超过二十万。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总罢工,有组织的罢工工人也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
在罢工的准备和发动过程中,苏兆正发挥了组织领导才能,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工人中还比较薄弱,只有10多名党员和10多名共青团员。另一方面,香港有140多个工会,分属多个派别。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大多数工会仍然由资本家和黄色工会控制。因此,举行大规模的政治罢工是困难且困难的。由于苏兆正在工人中威信较高,群众基础深厚,大家都支持他的罢工号召。
为加强对香港的组织领导工作,中共广州临时委员会指定黄屏、邓中夏、杨殷、苏兆正、杨匏安五人组织小组为指挥机关。 6月19日,他们前往香港,打响了反帝罢工的第一枪。同时,中共广东区委指派陈延年、冯菊坡、刘二松、石卜、李森、林为民六人组织党小组,发动外来工人罢工21日在广州沙面。
罢工爆发后,罢工工人纷纷返回广州,并在那里组织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作为罢工的最高审议机关。还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作为领导工人斗争的最高指挥机关。
以苏兆正为首的罢工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审计局、法务局、财务委员会、联审室、仓储拍卖室等,还有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数千人武装纠察队罢工工人。战斗指挥部的作用在这次打击中真正发挥了作用。由于广东政府尚不健全,为了及时惩治汉奸、工贼,罢工委员会还设立了政治审讯室、监狱、报纸、公共食堂、宿舍、医院、学校等,一切工作都由管理由专人负责,有序进行。
正如邓中夏所说:“实际上,这个罢工委员会无非是一个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处理一切与罢工有关的事务,广东政府不能干涉。”罢工委员会设在广州东源,所以当时人们称其为“东源政府”。
苏兆政兼任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财务委员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担负着筹集、保管和分配罢工资金的重要任务。罢工资金每天的花费高达7000至8000元。如果不支付或者资金使用不当导致入不敷出,就可能阻碍罢工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罢工斗争的成败。苏兆政一向为人正直、诚实、无私、无私。早在香港海员会负责财务工作时,他就已做好周全的计划,将每一个细节都交还给公众。他经受了多年的考验,赢得了工人的信任。因此,在全省和香港的罢工中,他得到了罢工工人的一致推举和支持。他还担任财务委员会主席。苏兆政主席领导的财务委员会从罢工开始到结束,从未犯过任何错误。它必须每天结算,定期报告收入和支出,并接受罢工工人的监督。
罢工期间,敌人为了破坏罢工,散布“苏兆正发胖”、“苏兆正理财,趁机发财”等谣言。然而,群众中没有人相信他,把他当作一个完全值得信赖的“管家”。罢工结束后,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1926年11月上旬,一些反动派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放火烧毁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办公室,并散布谣言,说火灾是由帝国主义分子纵火的。罢工苏兆政等领导人本人。是的,目的就是想趁机消灭腐败痕迹等等。随后,少数罢工工人的情绪受到影响。苏兆正始终淡定从容,对大家说道:“东园的大火只能烧毁我们的一些物资,却烧不了我们的斗志。经受过斗争考验的前锋,完全可以经受住考验。”在苏兆政的领导下,罢工工人自己动手,很快重建了罢工委员会办公室。同时,苏兆政还郑重提议组织“财务损失审查委员会”,对罢工委员会的账目进行清查。结果证明罢工委员会的所有账目都是准确的。如此一来,苏兆政等罢工领袖的威信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罢工开始后,苏兆正的妻子钟蓉生和两个孩子也跟随苏兆正从香港返回广州。然而,他们的生活条件却与其他罢工工人一模一样。控制财力并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家里经济并不宽裕,钟荣生有时会回到侨澳老家,带回一些咸鱼、粮食等农副产品,贴补家用。
苏兆政一生多次主管财务工作。无论是在香港海员会、省港大罢工期间,还是后来在中共中央,他始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热心公益。他还总结了管理财务工作的三大法宝,他说:“如果你能运用好这三大法宝,任何复杂的工作、任何困难的财务,你都能驾驭。所谓三法宝就是公平、诚信、认真。” ” “而他公正、诚实、认真的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成为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
在省港大罢工期间,苏兆正也十分关注家政工人运动的发展。1926年1月上旬,在苏兆正的主持下,第一届全国海员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海员联合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同年五月初,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与会刘少奇、邓中夏、李立三等与会代表高度评价苏兆正对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贡献,一致选举他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委。主席,成为全国工人拥戴的领袖。”
随着北伐胜利,革命中心由广州迁往武汉。 1926年底,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武汉。 1927年初,苏兆征率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往武汉。1927年3月,国民党在汉口召开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邀请共产党派部分负责人参加武汉国民政府领导。苏兆正任武汉国民政府劳动部长。平时他很少在办公室蹲着。他经常深入各工会或工人,与大家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工人谋利益。此外,他还参加了武汉市政府的工作并担任市委委员。
4月12日反革命政变后,苏兆正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在会上发表了主张进行土地革命、武装工农的正确意见。会议结束后,他和刘少奇、李立三主持召开第四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强烈抗议新国民党军阀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破坏工会的罪行,并明确宣称:‘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中国无产阶级我都会战斗到底!”
7月15日,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追捕、通缉共产党人和革命党人。国共合作第一次彻底崩溃。在这关键时刻,苏兆正当机立断,将劳动部的10万多元存款全部提取出来,交给武汉失业工人救济中心,防止落入国民党反动派手中。
为了救革命、救党,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8月7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共中央进行改组,经投票,苏兆正以最多票数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 8月9日,在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他与瞿秋白、李维汉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央临时政治局核心领导人之一。聚会。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着手恢复和完善中央领导体制。党中央经过研究,决定将中央机构从武汉迁往上海。
1927年11月,苏兆正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等人制定了广州起义计划。 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人发动广州起义,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苏兆正因在湖北担任领导职务,无法直接参与起义指挥。但由于他在广东工农中享有较高威望,他仍被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
12月中旬,苏兆政从湖北返回上海。在此期间,他冒着白色恐怖,往返于上海和武汉之间,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负责管理中央金融集团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为了便于地下工作,党中央特地将苏兆政的妻儿接到上海,在府中路(今金陵西路)马吉里租了一套房子。苏兆正以化名黄先生为幌子,身份是一位大茶商。周恩来、李立三、李富春、邓颖超等党的领导干部经常来此学习、工作。苏兆政的夫人钟蓉生一边招待客人,一边观望。
1928年2月,苏兆正离开上海前往苏联。作为代表团团长率中国工人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红色工人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他在会上报告了中国工人运动问题,引起各国代表的关注。他还组织了一个由35个国家代表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详细讨论。会议期间,他当选为新一届红工国际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同年7月,苏兆正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会上,他作了两次重要讲话,并当选为新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苏兆政还应邀出席红色农村工会国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红色农村工会国际副主席,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最有威望的领导人之一。邓中夏曾这样评价他:“东方只有一位赵政同志,是工人出身,却成为如此伟大的领袖。”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苏兆政是本次会议的筹备者和组织者之一,并作为广东代表团的正式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形势,指出党的主要任务是争取群众等工作。会议选举苏兆正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任命中央工委书记。
人生就是不断的奋斗
在苏联期间,苏兆正患有阑尾炎。由于他身体太虚弱,医生建议他吃点药恢复一段时间,等身体好转后再考虑手术。苏兆正接受了先吃药,暂时不做手术的建议,认为这不会影响目前紧张的工作。此时,他虽然身在苏联,但心里仍然惦记着家乡的革命事业。国内形势紧张,国家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有31万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一些同志和不稳定的因素离开了该党的行列,党员人数急剧下降,大量的中产阶级与共产党距离。国内革命非常需要他。因此,他反复向组织要求重返中国工作。
这样,他生病了,并于1929年1月离开苏联,于2月初抵达上海。回来后,我立即将自己扔进了激烈的工作中。在全美工会联合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后不久,由于工作过度,他患有旧疾病。尽管他的病很严重,但他仍然将党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不愿意向其他同志们讲述他的病,以免增加党的负担。他还严格保留了该党的秘密,并没有告诉他的家人,因为担心对党派造成伤害,党组织的秘密联系地址。不利和危险。直到他的病情恶化后,他的妻子中山才送他去附近的一家私人医院接受了许多挫折。但是由于延迟,他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2月25日下午,周·恩拉莱(Zhou Ellai),邓小平(Deng ),李·莉桑(Li Lisan),邓乔(Deng )和其他同志赶到医院,他已经处于危急状态。看到他的同志们来拜访他,他尽力振作起来,间歇性地说:“大量人民将不再生活。如果他们想要革命,他们正在等待我们组织... ”
站在附近的邓乔(Deng )从他的手臂上拿出一支笔,在一小张纸上录制了他的最后一句话,然后将其交给了党中央委员会。遗嘱的原始文字是:“每个人都一起工作,共同努力以取得我们的最终成功。夫人和孩子们不能被送走。孩子们去时不要与小组讨论。”
1929年2月25日的6:20,Su 在44岁时突然去世。他一生都履行了“献身直到死亡”的诺言。
那天晚上,邓小平在他的遗嘱中增加了一条小笔记,描述了他的死亡情况,直到今天,这已经保存在中央档案中。
Su 死后的第二天,CPC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局向整个党发布了第32号通知。通知说:同志在他的工作中充分展示了无产阶级的艰苦精神和坚决的政治意识。他的革命精神是整个聚会的典范。他呼吁党内和外部的群众继承他的战斗精神。
Su 的生活是挣扎的生活。从他看,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成员应该是什么样的,正如习近平的秘书长所描述的那样:“党员可以清楚地看到普通时代,在关键时刻站起来,并在关键时刻勇敢。”始终牢记党员的身份以及照顾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这也是共产党成员始终保持其先进性质的基本要求。
2009年,Su 被11个部门(包括CPC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CPC中央委员会组织部门),被任命为“ 100个英勇榜样,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在苏曾在Qi'ao 的前住所的展览馆中,有无尽的党员和人们来参观和致敬的人们。人们亲切地记得他的革命行为。他的革命成就和战斗精神将始终激发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Wan Ying,高科技地区文化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