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加密货币交易所层出不穷,欧亿交易所”(OYEX)也吸引了部分投资者的关注,对于中国用户而言,一个核心问题始终悬而未决:欧亿交易所在国内是否合法? 要回答这一问题,需从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交易所的运营主体及合规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必须明确中国对加密货币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管态度,自2017年以来,中国监管部门已多次出台政策,明确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境内业务:
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94公告”),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属于未经批准非法融资行为,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禁止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及“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要求境内虚拟货币交易所和ICO平台立即停止交易,清理关停。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924通知”),进一步重申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通知明确,境内机构和个人不得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不得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包括提供账户注册、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

根据上述政策,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包括境外交易所)若面向中国用户开展业务,均属于违规行为,中国法律对“境内业务”的界定并不仅限于服务器设在国内,只要用户主体、市场推广或交易行为面向中国居民,即构成“境内业务”,需遵守中国法律法规。
从公开信息查询,“欧亿交易所”(OYEX)的运营主体为“欧亿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地通常位于境外(如新加坡等加密货币监管相对宽松的地区)。截至目前,欧亿交易所并未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任何合法运营资质,也未在境内进行工商注册或备案。

根据“924通知”要求,境外交易所不得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境内提供服务,但欧亿交易所通过多语言网站、社交媒体(如微信、Telegram等)渠道,针对中国用户进行推广,允许中国居民注册、充值法币(如人民币)、进行虚拟货币交易(如BTC、ETH等),这种行为直接违反了中国监管政策,属于“非法向境内用户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
中国监管部门已多次强调,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参与相关活动面临资产被冻结、账户被封禁等风险,对于欧亿这类境外交易所,中国用户一旦发生纠纷,由于缺乏国内法律监管和维权途径,资金安全难以保障。

基于中国现行监管政策,欧亿交易所在国内的运营属于非法行为,投资者若参与其交易,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欧亿交易所在中国境内不具备合法运营资质,其面向中国用户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的行为,违反了中国法律法规,中国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交易“严监管、零容忍”的态度从未改变,任何试图绕过监管、面向境内用户的交易所均属非法。
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极高,务必提高警惕,远离非法交易所,投资应选择合法合规的金融渠道,切勿因短期利益忽视法律风险和财产安全,如发现涉嫌非法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可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或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