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的狂热浪潮中,许多项目凭借独特的概念或营销迅速崛起,又在市场与监管的双重考验下黯然退场,GIGGLE币(简称“GGL”)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它以“幽默”“快乐”为标签,试图打破加密货币的严肃形象,却在短暂喧嚣后陷入沉寂,这位曾以“快乐使者”自居的创始人,现状究竟如何?其背后的故事,也折射出早期加密货币项目的普遍困境。

GIGGLE币的诞生,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加密市场牛市的尾声,当时,随着Meme币(模因币)的兴起,许多项目试图通过猎奇的概念或社区营销快速吸睛,GIGGLE币的创始人(化名“李笑”,公开信息中多使用网名“GiggleMaster”)便抓住这一风口,将项目定位为“全球首个主打幽默与正向情绪的加密货币”。
据其白皮书介绍,GIGGLE币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区块链技术传递快乐”,用户可以通过创作幽默内容、参与社区互动等方式获得代币奖励,甚至计划推出“幽默NFT”和“快乐DAO”生态,创始人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加密货币不该只有冷冰冰的代码和涨跌,它应该像笑话一样,给人们带来片刻的轻松。”

凭借“快乐”这一差异化标签,GIGGLE币在上线初期一度引发热议:社区成员在Telegram、Twitter等平台疯狂传播段子,代币价格在上线交易所后短时间内暴涨10倍,市值一度突破5000万美元,创始人“李笑”也频繁出现在加密货币社区活动中,以“穿玩偶装演讲”“发红包讲冷笑话”等亲民形象,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粉丝。
Meme币的“狂欢”往往脆弱不堪,GIGGLE币的繁荣,本质上建立在市场情绪和投机资金之上,而非实际价值支撑,随着2022年加密市场进入熊市,资金撤离、信心崩塌,GIGGLE币的漏洞逐渐显现:

到2022年底,GIGGLE币价格已从最高点的$0.001跌至$0.00001以下,市值蒸发超过99%,社区活跃度降至冰点,创始人“李笑”也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其社交媒体账号停止更新,甚至一度被传“跑路”。
关于GIGGLE币创始人的现状,目前没有权威信息,但综合多方线索,大致可勾勒出以下轮廓:
更广泛的视角下,GIGGLE币创始人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加密货币的“造富神话”背后,大量Meme币项目因缺乏合规意识、价值支撑和长期规划,最终走向崩盘,创始人或跑路、或被追责,留下满地鸡毛。
GIGGLE币的故事,是一场以“快乐”为名的投机实验,也是加密货币早期野蛮生长的缩影,创始人曾试图用幽默打破行业严肃性,却终究未能逃脱市场的残酷规律——没有真实价值支撑的“概念”,再华丽的包装也终将褪色。
GIGGLE币的官网已无法访问,社区群聊寂静无声,创始人“李笑”的下落成谜,这个曾以“传递快乐”为使命的项目,最终只给投资者留下了一地鸡毛和一声叹息,而对于整个加密行业而言,GIGGLE币的教训值得深思:真正的“快乐”,或许不在于短暂的狂欢,而在于合规的框架、可持续的价值,以及对用户责任的坚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