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KS(原名为“SharksDAO”)曾一度被视为Web3领域的明星DeFi(去中心化金融)项目,主打“NFT GameFi”生态,通过发行代币SHARKS和一系列虚拟资产吸引用户参与,其宣称的愿景是构建“去中心化的鲨鱼主题元宇宙”,通过质押、流动性挖矿等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收益回报,一度在圈内引发热潮,代币价格最高飙升至数美元,总锁仓量(TVL)突破数亿美元。
2023年5月,SHARKS项目突然“崩盘”:其核心代币SHARKS在短时间内价格暴跌超99%,流动性池枯竭,项目方失联,大量用户发现无法提取资产,涉及金额初步估计超过1亿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这一事件迅速引爆社区,被称为“Web3史上最大规模盗币案之一”。
随着调查深入,SHARKS盗币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其本质是一场“庞氏骗局”与技术漏洞相结合的复杂骗局,具体细节包括:
据链上分析师和受害者联合调查组披露,SHARKS项目方通过多个技术手段伪造项目数据,制造“虚假繁荣”:


技术层面,SHARKS项目存在致命漏洞:
SHARKS项目方采用典型的“拉高出货”(Pump and Dump)模式:
SHARKS盗币案的影响远超单个项目,对Web3行业造成了多重冲击:

受害者遍布全球,包括个人投资者、小型加密基金等,部分用户甚至抵押了其他资产参与“高息理财”,最终导致倾家荡产,由于去中心化项目的匿名性和跨境性,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面临取证难、追责难的问题,目前仅有少数用户通过链上追踪部分被盗资产,但追回希望渺茫。
作为DeFi领域的典型骗局,SHARKS案件加剧了用户对“高收益DeFi项目”的不信任,尤其对新兴项目方的背景审核、智能合约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部分平台因曾推荐SHARKS项目而遭到用户质疑,行业声誉受损。
案件发生后,全球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关注度再度提升,美国、欧盟等地加强了对DeFi项目的监管要求,强调项目方需履行“KYC(了解你的客户)”“智能合约审计”等义务,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合规化”转型。
SHARKS案件为Web3行业和投资者敲响警钟,以下经验教训值得重视:
SHARKS盗币案是Web3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惨痛教训,它暴露了去中心化金融在监管、安全、透明度等方面的固有缺陷,危机中也孕育着变革:唯有投资者保持理性、项目方坚守诚信、行业加强协作与监管,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推动Web3生态走向健康、可持续的未来,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而言,“敬畏风险、回归本质”永远是不变的生存法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