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币圈行情

推广虚拟币交易所违法吗?可能面临何种刑事处罚?

发布时间:2025-11-10 06:52:11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近年来,随着虚拟币市场的波动与发展,围绕虚拟币交易所的相关行为也引发广泛关注。“推广虚拟币交易所是否违法”“若违法可能判几年”等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本文将从法律角度结合中国现行法规及司法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明确解答。

推广虚拟币交易所是否违法?——明确“违法性”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导向,推广虚拟币交易所属于违法行为,具体依据如下:

  1. 虚拟币交易及相关业务的“非法性”定性
    自2017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94公告”),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并要求“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币流通提供交易、兑换、结算服务”,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进一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924通知”),重申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将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上述政策文件虽未直接使用“推广”一词,但明确虚拟币交易及“为虚拟币交易提供服务”均属非法,推广交易所的行为,本质上是为非法金融活动引流、扩大参与群体,属于“为虚拟币交易提供服务”的延伸行为,具有明确的违法性。

  2. 推广行为的法律风险点
    推广虚拟币交易所通常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社群营销、线下宣讲等方式,吸引投资者参与交易,其行为可能涉及:

    • 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虚拟币交易业务已被明确禁止,推广交易所可视为“非法经营”的帮助行为或共同行为。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若推广行为明知或应知交易所从事虚拟币交易(如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仍为其提供推广服务,可能构成帮信罪。
    • 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若推广过程中伴随“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虚假宣传,诱导投资者充值交易,涉嫌非法集资或诈骗类犯罪。

推广虚拟币交易所可能判几年?——刑事责任分析

推广虚拟币交易所的刑事处罚,需根据行为具体情节、主观恶性、造成的后果及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等,综合适用《刑法》相关规定,主要可能涉及以下罪名及量刑幅度:

  1. 非法经营罪

    •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适用场景:若推广行为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的帮助犯或直接责任人,且“情节严重”(如涉及金额巨大、参与人数众多、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等),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特别严重”(如长期大规模推广、与交易所共同犯罪、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等),量刑可升至五年以上。
  2.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

    •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适用场景:若推广者明知交易所从事虚拟币交易(如洗钱、诈骗、非法集资等),仍为其提供推广服务,且“情节严重”(如推广范围广、引流人数多、帮助犯罪金额巨大等),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法律依据
      • 集资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适用场景:若推广过程中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导投资者充值交易,且资金用于“借新还旧”或挥霍,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根据涉案金额、情节轻重,从三年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

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与警示

近年来,已有多起因推广虚拟币交易所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

  • 案例1:2022年,某地法院审理一起“帮信罪”案件,被告人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虚拟币交易所,吸引投资者充值,涉案金额达5000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
  • 案例2:2023年,某推广团队长期通过社群、直播推广虚拟币交易所以及“高收益理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超2亿元,主犯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

上述案例表明,司法机关对虚拟币交易及相关推广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抱有侥幸心理。

远离虚拟币推广,遵守法律底线

推广虚拟币交易所在中国明确违法,且根据行为性质和情节严重程度,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帮信罪、集资诈骗罪等,面临最高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虚拟币交易具有极高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投资者应自觉远离相关活动,普通民众更需警惕“推广虚拟币交易所”的高薪诱惑,切勿触碰法律红线,任何试图通过推广虚拟币牟利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在此提醒:投资需谨慎,守法是底线,若已参与相关推广活动,应立即停止并主动退出,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以最大限度降低法律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