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资讯

CIS如何适应AI眼镜需求?

发布时间:2025-05-13 04:46:07

本站报道(文/梁浩斌)Meta与雷朋联名的wayfarer智能眼镜引爆了AI眼镜赛道,苹果、小米、三星等头部厂商的积极入局,也进一步提高了AI眼镜市场的热度。

考虑到成本以及技术成熟度,实际上当前带有AR显示能力的AI眼镜并不是主流,主流的AI眼镜核心能力,或者是核心卖点,是无感记录生活,通过内嵌在眼镜镜框的摄像头,实现类似人眼角度去记录当前的场景,给人更强的临场感。

因此,在AR显示、边缘AI能力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如何在眼镜如此小的空间内,塞入一颗用于拍摄高清视频的图像传感器,并提供更高的画质,将会是近年AI眼镜的重点研发方向。

最近,思特威面向AI眼镜应用,推出了全新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

SC1200IOT基于思特威先进的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打造,搭载了思特威SFCPixel专利技术,拥有小尺寸、低功耗、高感度、低噪声等性能优势,能够充分满足AI眼镜轻便高画质的综合影像能力诉求。

传感器尺寸仅为1/3.57",像素尺寸1μm,封装尺寸小至5.1mm×3.7mm,便于融入AI眼镜镜框内的视觉模块。

同时对于AI眼镜来说,由于电池体积有限,为了保障续航水平,采用低功耗设计的器件就非常重要。据介绍,SC1200IOT得益于内部电路模块的精准化控制设计,实现了功耗的显著优化,能够有效减少使用中的设备发热,提升AI眼镜续航能力。

作为全天候使用的可穿戴设备,AI眼镜的摄像头需要满足暗光下的画面要求,以满足录像以及AI视觉应用的需求。作为1μm像素尺寸的图像传感器,在思特威专利SFCPixel技术的加持下,SC1200IOT有着出色的高感度性能。与行业同规格产品相比,SC1200IOT的感光度提升约29%,可以在阴天室内、傍晚夜间等暗光环境下帮助AI眼镜摄像头实现清晰明亮的成像效果。

据思特威介绍,目前SC1200IOT已接受送样,将于2025年Q2实现量产。

除了思特威外,其他CIS厂商也在持续推进AI眼镜的应用。格科微此表示,采用其高性能CIS封装技术——TCOM(Tiny Chip On Module)封装的500万像素CIS已在AI眼镜项目上量产。TCOM封装在结构和工艺上进行了升级,相比同规格COB封装芯片,模组尺寸缩小10%。

在今年MWC2025上,传音推出的一款AI眼镜搭载了豪威OV50D CIS,高达5000万像素,1/2.88英寸,支持局部2×2 OCL相位对焦技术和DOL-HDR技术。

根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AI眼镜正在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增长新动力。而随着AI、芯片以及显示技术的持续升级迭代,未来AI眼镜也不仅局限于拍摄、蓝牙音频、AI视觉识别等能力,未来更轻薄的AR显示模组,将会令AI眼镜拥有更强大的交互能力,带来更全面的AI体验。

而摄像模组依然会是AI眼镜的一个重要组件,除了记录影像,在部分使用场景替代运动相机的之外,高算力AI芯片的小型化和低功耗化将给AI眼镜带来更多的视觉AI能力,这也需要更高动态范围、更高感光度的CIS。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