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9月28日凌晨,有网友发现,古装剧《延禧攻略》已被下架,在爱奇艺平台内搜索《延禧攻略》只能看到预告片。随后古装剧《如懿传》也在腾讯视频下架。目前,仍未有知情人士披露这两部剧集具体的下架原因。界面文娱向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求证,平台方暂未回应。
2020年4月第26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0·春季)曾发布《中国电视/网络剧发展报告(2020)》,报告称影视领域将重点治理“四剧一酬一造假”,首先是古装剧,特别是在70周年献礼展播期间,对一些娱乐性较强的古装剧、偶像剧都做了调控。其次,对宫斗剧的限制这几年应该说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一些比较经典的老剧在翻拍时有了更多限制。对天价片酬的限制以及对收视造假的严加控制,成为这两年行业乱象治理的主题。
其实“整治宫斗剧”的风声并非今年第一次传出。自从2012年《甄嬛传》火爆全国后,关于“宫斗剧”的争议就一直在。人民日报曾多次发文批“宫斗剧”, 文章罗列出宫斗剧肢解历史,胡编乱造,色情血腥等“几宗罪”,进而在价值观层面批判此类宫斗剧,称此类电视剧迎合为低俗市场,而留下一堆糟蹋历史、无益于人心、无益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垃圾。
此前,广电总局就对古装剧三令五申,更是出台“限古令”来规范行业行为。广电总局明确指出,要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始终保持高压。
2019年1月,北京日报就曾点名批评过宫斗剧,列举了宫斗剧5宗罪,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文章称,宫廷文化传播的不断升温,确实起到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作用,但是对其产生的5大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①热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流行时尚。②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③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④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⑤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
在《延禧攻略》与《如懿传》先后因下架而登上热搜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让《甄嬛传》挺住,截至记者发稿前,《甄嬛传》依然可以在视频网站正常观看。
《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吸金能力惊人
据猫眼数据显示,《延禧攻略》上线39天播放量突破130亿次,话题讨论量为2822万。《如懿传》开播当天拿下了1.6亿的网播量,位居单日总播放量第二位。上线的第7天,《如懿传》播放量突破9亿次,话题讨论量达到1199万。
流量在哪里,资本就在哪里。
根据《新明日报》报道,《如懿传》的制作成本为3亿元人民币,依靠中国地区以及海外版权收益,在未开播之前就已回本。
根据虎嗅网此前披露的《如懿传》招商方案,全程总冠名的价格高达1.2亿元,除了几种主要的广告形式,还有7种类型的会员可见创意广告,价格从24万元到36万元不等,还有线下活动冠名等等。据统计,《如懿传》的广告费超过2亿元。
《延禧攻略》也同样是大投入、大制作。欢娱影视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延禧攻略》的制作成本达到3亿元,不过其中只有24万用在演员片酬,而服化道方面的成本则较高。
尽管《延禧攻略》开播之前并未受到过多关注,但后期依靠着高收视率和强话题性,也吸引了不少广告商,据统计《延禧攻略》的广告费也突破2亿元。
党报文章批宫斗剧胡编乱造 “煽色腥”到极致
《甄嬛传》剧照(资料图)
人民日报曾发文严厉批评《后宫甄嬛传》等宫斗剧:“重口味”的后宫题材电视剧,充斥着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相互算计——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这种对历史的解构背后隐藏着对权力、恩宠、一夜走红、一夜暴富的向往和对享乐主义的崇拜,既无益于认识历史,也无益于思考人生。
报道指出,这些后宫剧缺乏历史感,肢解历史,胡编乱造。它们大多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倾世皇妃》改编自同名小说,《后宫甄嬛传》也是先火爆网络再改编成电视剧。网络文学作品主打虚构,随意性大,行文天马行空,转换到荧屏上,就造成这些古装剧对历史把控的先天不足,“戏说”成分过多,甚至到离谱的程度。
这些没有历史文化根基的后宫戏,提供的思想价值观也有问题。使得今天充斥荧屏的后宫剧,只有成败没有是非,只有你死我活的阴谋、陷害、争斗,不见引人向善、向上的积极力量。情节上漏洞百出,内容上将“煽、色、腥”发挥到极致,主题上唯斗争至上、以恶制恶。对历史的严重篡改和对宫廷争斗的无限放大对于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会构成一种误导。而对于后宫剧本身来说,任意设置历史语境,编造子虚乌有的历史情节和人物关系,片面迎合市场的低俗趣味,消费恶、渲染恶,而留下一堆糟蹋历史、无益于人心、无益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垃圾。
中传博导:《延禧攻略》《如懿传》的5大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从《甄嬛传》《芈月传》《步步惊心》的霸屏,到《延禧攻略》《如懿传》的热播,宫廷文化传播的不断升温,确实起到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作用,但是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简述如下:
热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流行时尚。宫廷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宫廷剧中的对话,如,朕、陛下、爱妃、臣妾、小主、本宫,现已成为某些人的口头语,似乎人人都成了宫中人。“甄嬛体”一度成为白领写总结和假条的标准文本。许多人似乎都以能沾上点儿皇气儿为荣。
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宫斗”几乎可以说是这些宫廷剧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桥段,也是媒体炒作的重点,而我们从“宫斗”中看到和学到的是什么呢?无外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居心叵测,媚上欺下。这些与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南辕北辙,危害不浅。
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目前在网络和微信圈中疯传的对封建社会重臣名相的夸赞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清朝十大名臣”“清朝十大宰相”“康熙手下十大重臣”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的传播量超过了对新中国开国元勋、英雄模范及优秀共产党员的宣传。以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为偶像,会潜移默化地侵蚀人们的灵魂。
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无论这些宫廷剧本身,还是媒体对宫廷文化的报道和解读,都不乏对宫中奢靡之风和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展示。比如清宫剧中服装配饰的考究:朝服、皇后常服、吉服、绒花、一耳三钳、点翠凤吹牡丹头花、金环镶东珠耳坠,有图有文,极尽奢华。这一切,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相差甚远。
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有些以宫廷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最近也非常火爆。但是,笔者注意到此类节目的重点,是对商品的推销和对商业利益的追逐,看不到多少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
有些专家和读者就以此类节目突出炒作宫中选秀女为例,以其围绕“卖卖卖”,推广搞综艺、开咖啡店、卖彩妆等为据,对其指导思想和文化倾向提出质疑,认为此类节目的商业炒作是成功的,文化建设却不尽如人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对宫廷文化的弊端应有清醒的认识,相关影视文艺作品和媒体宣传亦应把握好量与度,特别要注重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向而行,趋利避害,适当降温。
宫斗剧该如何破局?
跳出床榻之争才有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编剧梁振华认为,“宫斗”的题材,发端于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也就是后来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是‘宅斗’,在一个闭塞空间中,女人们围绕权欲,把家族历史和上位历史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古老婚姻制度和封建制度的混搭体,有欲望,有权谋,观众可以窥见扭曲的人性。而‘宫’,不过是放大了的‘宅’,宫斗题材与此一脉相承。”
宫斗剧为什么能火?梁振华分析有三个原因:一是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后宫帘幕重重,主流史书也很少记载这些故事,这就给了现代人编撰的空间和市场。“其实在以前的男权社会结构中,女人有权欲且敢付诸实行的凤毛麟角,宫斗剧基本是戏剧化的虚构,甚至偏离了历史的本质”。二是观众把宫斗视作了女人的奋斗史。所有宫斗剧的结局,都是一个原本纯洁的“白莲花”变成了有权谋的人,赢得天下,甄嬛、芈月无不如此。观众从中看到了职场,有代入感。三是宫斗剧也加入了类型元素,如悬疑、阴谋、爱情、暗黑等。
从拍摄角度,宫斗题材特别适合拍成电视剧,因为场景集中——一宫之内,矛盾极致——你死我活。然而,这也成为宫斗剧的瓶颈所在——只在一宫之内,只在女人之间。相比之下,《芈月传》比《甄嬛传》有所突破,其中有三成以上的戏跳出了狭小的宫廷,谈到了外交、改革,女性的意义超出了床榻之争,“芈月”,历史上的“芈八子”,对秦国的崛起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说:“纵览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发现其已经成为权谋剧,包括以女性为题材的历史剧,充满了血腥的厮杀。我们不希望建构的是一个没有正义、没有人心的黑色王国,我们不希望在侠客纵横的江湖上,比的是谁更阴险、谁更无情。中国的电视剧在表达一种对历史故事的叙事时,对于历史的前进与后退,应该提供一种人类发展的文化逻辑。”
梁振华说:“宫斗戏,《甄嬛传》其实就讲了一句话:女人的天下是男人;《芈月传》有所突破:女人的天下也是天下。”看多了美人争宠,观众难免审美疲劳。那么,宫斗剧该如何破局?
梁振华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与前朝勾连,“宫廷是家国春秋的中枢机构,宫中的人如果不符合这个核心价值,就有偏差”。二是与江湖、民间勾连,这就使故事跳出了宫的地点和角色的限制。三是与更深层次的人性勾连。“厮杀、诡计,宫斗剧其实把人性最肮脏、晦涩的东西都表现了出来,但在越压抑的地方,越能找到人性的光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