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儿童节。最近,无论C919翱翔蓝天,还是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每一件科技盛事都备受关注,也给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梦想插上翅膀,赋予他们浪漫想象。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如何更好地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何才能把科普做到孩子心坎上,如何精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尤其在数字技术不断引领发展的当下,如果没有巧妙的切入点,没有因应时代特色的设计,没有直抵人心的精品,是很难打动孩子的,更不要说让孩子拥有沉浸式体验。
身为互联网原住民,新一代青少年需要优质的精神食量,需要接地气而又生动的科普产品,需要能点燃兴趣的精彩内容输入。对于科技工作者和相关机构来说,应积极走向青少年,并与他们“撞”个满怀。事实上,我国很多机构都在主动拥抱互联网,自觉利用短视频平台等社交网络平台做好科普工作,推出了“科普中国”“中科院之声”“中科院物理所”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账号。这类账号深受欢迎,拥有一批青少年“铁粉”,究其因,他们聚焦当前最有热度的科技话题和最有号召力的科学家。有的分享科学家背后的故事,用科学家精神感召青少年;有的分享前沿科技知识,披露不为人知的科学新鲜事。同时,他们用通俗的方式解读高深的知识,风趣幽默,生动鲜活,自然抓住青少年的心。
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科普存在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并要求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可以说,为青少年放飞科学梦想提供动能,各个社交网络平台也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简单梳理可知,目前一些平台已经行动起来,并积累了很多心得。无论推出“萌知计划”,还是启动“星河知识计划”,以及发起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只要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就要做实做细做出彩。值得一提的是,抖音近日宣布联合科普中国、中科院之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技馆、中科院物理所发起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邀请专业科普内容生产机构和个人,创作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科普视频,共建青少年模式内容池。这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平台正向、聚集效应,将形成规模化的优质内容生产力,有助于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们常说:“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也许无法简单定义正能量,但可确信,那些能够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优质产品,那些能够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的精品力作,那些为国家科技进步提供动力的网络文化都是正能量,一旦它们成为大流量,必能带来多赢。
做好科普工作,有意义,也有意思。让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科技工作者还是相关平台,携手同行,双向奔赴,就能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孩子获得更丰富的精神滋养,助力他们追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