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福身体健康,顺利离开飞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综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在太空停留时间的新纪录。
英雄归来的消息直接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大家都在欢迎这三位“英雄”回家。
三位宇航员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出身贫困,但家人的无私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是他们成功飞行的坚强后盾。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三位英雄背后的故事。
01
“他是妈妈炒瓜子长大的航天英雄。”
据了解,翟志刚是神舟十三号任务的乘组长。他在神舟七号任务期间担任过同样的职务,是第一位进行舱外活动的中国人。
1966年10月,翟志刚出生于黑龙江省的一个贫困家庭。作为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他出生时父亲53岁,母亲41岁。后来,父亲在务农时,因操劳过度而病倒,这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唯一的生计来源就是翟志刚的母亲早出晚归到街上炒瓜子。翟志刚的母亲就是靠着几十年来每天早出晚归的努力,才供养了他们六个兄妹读完高中。这在当时的东北无疑是非常罕见的。
当翟志刚进入初中时。由于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业,他再也无法忍受60岁母亲的痛苦,于是想辍学来分担家庭的重担。一向温柔的母亲得知他的想法后非常生气,坚决不让他退学。翟志刚的三姐回忆起母亲的话:“不上学是不可能的,你必须上学。如果你不上学,你的未来是什么?我这辈子都是‘盲人’了。” ,我可以让你也当个‘盲人’吗?”
在母亲的坚持下,翟志刚重新回到了学业。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翟志刚在学校非常努力,没有让家人担心任何事情。翟志刚吃完饭就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立即学习。放学回家后,看到瓜子所剩无几,翟志刚就帮妈妈炒瓜子。当时,翟志刚的母亲正在电影院、剧院等地门口卖瓜子。翟志刚等妈妈卖完瓜子才带她回家。妈妈回到家,桌子上已经有了他做好的饭菜,瓜子也炒好了。 。
翟志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一所重点高中。在姐姐的鼓励下,1985年高考,翟志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第二飞行学院。黑龙江省龙江县武装部工作人员来到翟家,并递交了飞行员录取通知书。这时,家人才知道,翟志刚瞒着他们,偷偷申请了试点。
然而,在他离开家的前一天,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从来没有哭过的母亲哭了。因为,当她以炒瓜子为生时,看着空荡荡的家,她因为无法给出国留学的儿子带来什么像样的东西而流泪。那天,翟志刚的妈妈没有出去炒瓜子。相反,她向邻居借了钱,给他买了一个大包,并帮他收拾行李。尤其是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把母亲的辛苦劳作记在心里。也正是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面对危险时的坚强意志和冷静。
1988年航天员队伍成立时,他顺利通过测试和考察,成为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 2008年,他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太空行走的中国人,载入史册。
02
“我的人生由我做决定”
知乎上有一个问答:中国父母最喜欢谈论什么?最常见的答案是:孩子。准确地说:很棒的孩子。
我儿子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我女儿参加某某演出的舞蹈表演;
我的儿子已经可以阅读整本英文书了;
...
但还是有一些家长,明明有炫耀的资本,却十分低调。
女航天员王亚平的父母就是这样。自神舟十三号着陆以来,大部分与王亚平相关的词条都围绕着“第一次”这两个关键词——
女宇航员首次飞行
神舟十三号首次飞船任务完成
女宇航员首次完成太空出舱活动
...
1980年,王亚平出生在盛产樱桃的地方烟台市福山区。和村里的人一样,王亚平的父母都是农民,半辈子都是靠土地谋生的。家里所有的开支和王亚平的学费全靠那几亩樱桃树来维持。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感。想要认真学习一件事,必须从不自满开始。王亚平要把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做到极致。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她在长跑比赛中几乎总是获得第一名。学习之余,年幼的王亚平还赶忙帮父母干农活,照顾妹妹。她的父母对她的懂事和优秀非常满意。
但没想到,王亚平的“叛逆期”来了。初中毕业后,父母希望王亚平报考师范中学。在老一辈人心目中,这是一份适合女孩的稳定工作。这是王亚平第一次不听父母的话。梦想飞出大山的王亚平瞒着家人选择了上高中。正是因为这样的选择,这个平凡的山东女孩开辟了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凭借文化科第一名考入重点中学的王亚平,不仅保持着中上等的学习成绩,还因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参加学校运动会。
当时,她的400米和800米成绩都非常好。或许天生的运动高手的印象太深了。当国家第七次招募飞行员时,同学鼓励她去尝试一下。
“也许我会被选中!”王亚平毅然选择报名。
从学校到烟台再到济南,通过一次又一次严格的体检,王亚平在数万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
她以比分数线高出130分的成绩,成为我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之一。
不经彻骨的严寒,怎能得梅花香?宇航员的训练有多辛苦?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前庭耐力训练、失重适应性训练等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一次又一次耗尽了王亚平的体能。
每次训练结束后,王亚平连筷子都拿不起来。然而,即使在她最痛苦的超重耐力训练中,她也从未想过放弃。
只有坚持才能使我们成功,而坚持的源泉就在于坚定不移、坚决采取取得成功所需的手段。
训练期间,有一个红色停止按钮。只需按下它即可停止训练。
王亚平一次也没用过。
终于在2013年,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我国的女宇航员。她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出舱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大多数父母炫耀自己的孩子,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真正奉献了这条痛苦而又未知的育儿之路。
这种炫耀既是对孩子的自豪,也是对自己的宽慰。
相比之下,王亚平的家就显得十分冷清、低调。
随着王亚平的成名,记者蜂拥而至。
不少记者来到王亚平的家乡采访“第一位离开飞船的女航天员”的父母。
“这是王亚平的家人吗?”
“不,不。”
“但是村里的人都说……”
“不,不。”
“那王亚平的家人呢?”
“你过去问问吧。”
这是记者与王亚平父亲的对话。
邻居表示,这并不是王亚平父母第一次拒绝接受采访:“等了也没用,他们不会接受采访。过去已经有很多组记者进来了,但都不让他们进去。”他们不想接受采访。”
王家人对此事的低调处理令人钦佩。这也是王亚平一直以来做人低调,做事高调的原因。
他们总是用一颗“平常心”告诉孩子:继续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够了!
03
“带着妈妈,和你一起飞上蓝天”
在叶光富的记忆中,从小到大,母亲就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其他家庭的一些孩子也已经辍学出去打工补贴家用。母亲告诉他,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供他读书,母亲接手了村里栽桑树苗的工作,施肥、浇水、锄草、打理都亲力亲为。有一次,叶光福放学回来,看见母亲挑着一担水上山浇树苗。她瘦弱的身子被沉重的竿子压弯了,一步步艰难地向山上走去。
这个画面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每当他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想起母亲的背影,给他坚持下去的勇气。每当叶光富和妹妹躺在家门前的搓衣板上,看着天空中飞翔的飞机时,叶光富总会说:“姐姐,长大后我想当一名飞行员,背着妈妈飞翔”和你一起在蓝天里。” ”
高三那年,叶光富所在的学校传来空军入伍的消息。叶光富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回家,说道:“我们学校正在招航空专业的学生,我想尝试一下!”叶雅丹回忆,当时家人都觉得机会来得太突然,没有准备,虽然都想让他尝试一下。他们尝试过,但一时间拿不出50元路费。妈妈知道后,坚定地说:“你去吧,我会想办法还钱的!”最后,一家人想办法,向邻居借了50元。 。
叶光富的妹妹叶雅丹回忆,两兄妹小的时候,母亲经常教导他们要认真学习,勤奋工作,脚踏实地,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当弟弟成为一名飞行员时,妈妈经常叮嘱他要好好学习,虚心求教,不懂就问。为了不分散弟弟的注意力,妈妈经常告诉他一切都好。” “以后他当了宇航员,回家聚会的时间就少了,妈妈也很支持他的工作,不让他分心。”叶雅丹说。 。
叶雅丹回忆,叶光福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给妈妈买了一件毛衣。她妈妈不愿意戴,把它放在盒子里。 “我妈妈常说,生下他后,是党和国家培养了他,使他成为一名堂堂正正、有担当、有担当、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祖国的航天员。我们最应该感恩的是党和国家。”叶雅丹说道。
无论是“被妈妈炒瓜子养大”的航天英雄翟志刚,“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做主”的王亚平,还是“背着妈妈飞上蓝天”的叶光福。你”,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孩子的成功是离不开的。家人的全力支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欢迎三位宇航员回家~
笔记:
1.看完后别忘了点“阅读”并点赞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