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绵阳市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深入,游客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这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现状和成果,结合绵阳市实际情况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指出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前景广阔。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对策措施,以实现优化区域乡村旅游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一、研究背景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国际旅游业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国际经验表明,旅游业每百万元固定资产可容纳250个就业岗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每百万元固定资产只能容纳250个就业岗位。就业人数90人。到2020年,国际游客人数将增至15.61亿人次,旅游收入增至2万亿美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接待旅游的游客数量将突飞猛进。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拓展空间广阔。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与世界上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旅游产品还不够成熟。要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更具吸引力,就要发展旅游区旅游业。资源合理开发和规划。
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转移。发展特色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它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一次有益的尝试和实践。从乡村角度看,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乡村经济结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扩大了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拉动了旅游消费。因此,乡村旅游增强了整个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绵阳市地处盆地与四川盆地山地、平原、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形变化较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地处宝成铁路、108国道主干道上。历来是川北的交通要道。它不仅拥有丰富的优质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然而,旅游业包括出行、旅游、住宿、饮食、购物、娱乐、通讯等要素。综合产业旅游资源丰富并不代表旅游业发达。为了提高他们的整体利益,必须有计划地引入。一系列游客可接受的旅游产品,合理规划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实施机构,安排增加旅游收入的措施和途径,保护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维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特色缺乏鲜明、内容不足、法规薄弱、服务不到位、规模小、品牌弱等问题。通过对绵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分析,在完善绵阳市三大旅游开发区功能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人群喧闹、空气污染、景观单调的城市,远离了美丽舒适的生活。自然环境,加上生活节奏、经济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趣味。很多人都有强烈的愿望去欣赏大自然,在安静、美丽、干净、开放的环境中放松身心。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供给,满足城镇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水平。农民增收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绵阳乡村旅游发展十分迅速,村民参与积极性高,渴望从旅游发展中获益。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起源、产生和发展。欧洲启蒙运动促成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把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了闲暇时间。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的可达性和人们的收入增加,旅游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属享受,而是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的产品。旅游业迎来了“大众消费”时代。 20世纪70年代,乡村旅游在美国、加拿大蓬勃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绿色运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成为现代游客可持续旅游行为的重要选择。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结果。也是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它诞生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南到北涉及旅游农业主题的开发项目累计投资已达30亿元以上。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一是对于旅游业本身来说,可以减轻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压力。二是丰富了我国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三是乡村旅游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机遇。四是满足了城市游客回归自然的愿望,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六是在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和文化的完整性方面,居民将主动承担起保护传统乡村景观的责任。他们也能从游客的关注中找到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信心,潜移默化中也会发现乡村生活和文化的价值。
第七,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要成功,一方面要让游客通过完整的乡村体验来放松身心,亲近、爱护自然,尊重异类。文化,最终发现并理解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也应该因旅游效益而对自己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感到自豪,并从城市中学到很多知识、理念和文明生活习惯。 5、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分析 (1)绵阳市旅游资源概况分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绵阳拥有各类旅游资源247余处。这些旅游资源各有特色。通过认识、比较、归纳、划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以使旅游资源组织化、系统化,也可以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根据GB/-2003国家标准,结合绵阳市旅游资源特点,将绵阳市自然旅游资源分为地表、水体、生物、大气四个小类。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历史宗教、民俗风情、园林殿堂、科技文化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六大类资源体系,共两大类十小类。按级别划分,包括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自然保护单位。有8个区、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罗祖故里、黄帝妃子、治水英雄大禹、“诗仙”李白等,都具有同样的魅力;文豪欧阳修、文学家沙亭、武林奇才海登、两弹元勋邓稼先等都已离开家乡。白马藏族、北川羌族等民族的古风习俗更加突出。举世闻名的重点风景区“剑门蜀道”源于绵阳,素有“剑门钥匙、蜀道咽喉”之称。还有国家一级文物60余件,其中大铜马、金钱树为国宝。正是由于绵阳市的特殊地位,赋予了绵阳文化旅游资源的品味和价值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绵阳旅游资源中古代文化、汉唐文化、文昌文化的独特特色。绵阳市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具有突出的科考和科研价值。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大熊猫保护区之一。这里也是密度最高、栖息地环境质量最稳定、人为干扰最少的大熊猫栖息地。它具有突出的科学、文化、美学价值。具有同等生态环境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有: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四儿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千佛山森林公园。绵阳长女泉旁的悬崖上刻有道教造像二十多龛。是四川省最早的道教造像之一,是研究道教历史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碧水寺的摩崖石刻、千佛碑也采用了金刚三十二,是研究唐代石刻艺术的重要依据和背景;汉平阳府君阙是全国保存较完整的一对汉代石质宫殿。是研究汉代建筑、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珍贵资料。 ;郭王城遗址和郭姜汉墓向世人折射出三台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明代的辉煌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建筑和美学研究价值;大禹、元祖的研究涉及古代神话、文学、历史、民族、考古、水利、地质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当代科学研究价值。
安县龙泉砾石宫具有极高的旅游和科考价值。 (2)绵阳市乡村旅游现状及特点。一、当前乡村旅游分析:一是起步晚、发展快、呈现多元化特点。绵阳市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截至2012年底,绵阳市9个区市县已发展乡村旅游企业738家,其中一、二级农家乐28家,直接从业人员8933人,年接待游客255.83万人次。旅游收入8110.4万元。 2012年3月17日,绵阳乡村旅游节拉开帷幕,展示震后乡村重建成果,开展“品味乡土风情,品尝农家菜”主题活动。绵阳市乡村旅游主要以城郊果园、森林、花卉、水库和田园风光开发的农家乐、休闲别墅,以及在景区基础上发展的白马藏家乐、强家乐等。集生态旅游、农家休闲、特色餐饮、农耕文化、民族文化风情为一体,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二是优质乡村旅游景点众多、线路丰富。三是绵阳市各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多元化。绵阳市现有乡村旅游类型及景点特色 绵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由于乡村旅游景区总体规模较小、分布不均,数据采集难度较大。我查了各个区的官方网站。各种统计年鉴、旅行社乡村旅游线路走访、旅游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等,收集了大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现状,并按照主要发展进行分类现有风景名胜区类型。分为几类。
其特点是:(1)旅游目的地资源类型相对齐全,但分布不均。绵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开发风格多样、类型多样。但由于各种资源类型丰度不同,类型分布极不平衡。 (2)各类旅游景区开发模式不同,大多为多模式开发。从目前情况看,科技农业园区和民俗文化旅游的旅游开发模式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采用生态村开发模式的地方还比较少。这种模式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程度更高、发展规模更大,这是当前点状布局形势的发展趋势。 (3)涪城区、三台县、游仙区、江油市资源丰富,特别是三台县和涪城区。目前的旅游景点中,类型分布比较均匀。其他五个地区的乡村景点不多,特别是盐亭县和安县。主要以田园观光休闲、休闲体验式休闲、景区附属休闲为主。平武、北川两县虽然民族民俗风情丰富,但活力并不大。由于这种资源分布的差异,导致了绵阳乡村旅游发展类型的不平衡。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截至2012年底,绵阳市下辖乡镇264个,现有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在149个乡镇、村庄,占总数的50%。这充分说明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3、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 绵阳市乡村旅游景点在城市周边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
距离城市越远,乡村旅游目的地分布密度越小。具体来说,游仙区、涪城区、三台县三县有各类景点386处。其中,三台县风景点最多,达到173处。这三个县的资源和风貌都很重要。远远多于其他县,旅游景点数量占县市总数的70%,盐亭县、平武县、梓潼县、北川县、安县、江油县数量相对较少景区数量较多,尤其是盐亭县,景点数量最少,不到10个。大部分景区分布在交通线周围,绵江大道、绵安路、绵子路成为旅游主轴线。景点分布。依托交通干线,位于绵阳旅游开发区带状布局上。从现有类型和空间分布来看:休闲体验、田园观光的旅游景点多于高科技农业园区、民俗文化村,特别是高科技农业园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农村地区。旅游型旅游产品很少,仅存在于涪城区、梓潼、三台县、北川新县。它们规模不高,但发展潜力很大。平武县、梓潼县、北川县等适合发展风景名胜区乡村旅游。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