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
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
2.苫毡的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3.制作带子和围绳: 蒙古包的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的作用是: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致下滑,在风中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的关系。 敖包: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喜爱的色彩有白、蓝、红、黄、黑五种。
他们以为白色赋有吉利,风俗中有说:“九为吉数,白为纯真”的由来,据考证历史现已良久远了。这大概是因为抬头便能看见无限的白云,垂头可见羊群许多,吃的食物也是白色的,这些都是大天然赋予的。而蓝色代表天然风景,标志永久和忠诚,是蒙古族崇尚的色彩。太阳和火能带给人温暖与光明,他们用赤色标志幸福快乐。蒙古包是精力和力气的标志,也代表威望和声誉。而黑色标志魁梧和庄重。他们会把对色彩的尊敬反映在日子中的方方面面,就拿服饰来说,男人的蒙古袍是男人的主打色彩,而浅蓝色为女子的主打色彩。赤色就用来做一些服饰上的小部件,比方帽樱和帽带,黑色也是用来点缀服饰的。
《蒙古包中》是画家常书鸿于194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蒙古包中》
作者:常书鸿
创作年代:1947
规格:113×84.5cm
材质:布面油画
蒙古包中》一画创作于1 954年,是常书鸿在敦煌所作,表现的是蒙古族牧民普通的日常生活——三个牧民烤火的情景,但热烈的色彩和轻松的笔触使人想到北魏时期壁画的风格和手法o这是常书鸿在全面考察和了解敦煌壁画之后
没有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
蒙古包好,蒙古包是北方蒙古族游牧住的房子,非常的保暖保温,在冬天一点的不冷,围栏是像栅栏一样帮东西给围起来,蒙古包保暖还可以好移动。
这个回答很简单,当然可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髙以及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所以在果园里建个蒙古包是完全可以的,别有风景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