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中小学生课外生活受学业负担影响,网络和电视成主要娱乐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09 15:03:22

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是每个中小学生的梦想。然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外生活时间比过去减少了,网络、电视剧娱乐中的主角。不少中小学生惊呼——

■本报记者 蒋云涵 “明明放寒假是为了休息,妈妈却非要让我参加这样或那样的辅导班,真郁闷!”寒假第一天,成都市一所市立中学二年级学生小英成了“辅导员”。尽管教育部门已经下达寒假期间“不补课令”,但不少补习中心却人满为患。

与小英不同的是,眉山市东坡区某乡镇的六年级小学生小强,假期过后就疯了。他白天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看电视直到深夜。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一个字也没有写。 “反正家里没人管我,我想玩啥就玩啥,况且除了上网看电视还能做什么?”

同样的寒假,不一样的感受。今天,学生们课外在做什么?课外生活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有多大?近日,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开展了“中小学生课外生活情况调查”。对成都、资中、眉山、雅安、阿坝州部分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10万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5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课外生活时间实际上比过去少了,网络和电视在娱乐中扮演主角。

我有多少时间来做决定?

如今,中小学生的教学时间已减少到190天,课外生活时间增加到170天。课外生活时间几乎占全年天数的47%。 2006年春季学期伊始,我省颁布《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八项规定》后,学生的课外生活时间得到进一步延长。例如,小学生每天至少有五六个小时的课外时间。

调查显示,充足的课外生活时间并不能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控。虽然84.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充足的课外生活时间,但5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外生活时间实际上比过去少了,主要是因为学习负担过重。这种学习负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如完成课外作业、补课等;另一种是参加校外辅导班和特长培训班。

中小学生如何安排周末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4.8%的学生在自学或做作业,19.5%的学生在校内补课或参加校外特长班。

互联网和电视扮演主角

调查显示,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外生活时间,而课外生活几乎完全是学校生活的延伸。

周末、寒暑假以参加文化补习班、学习各种特长为主要内容,娱乐主要以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为主。一位校长表示,假期期间,“城市学生主要上网,农村学生则看电视。他们如此沉迷,以至于老师和家长无法控制他们。这是一个大问题。”不少家长和老师抱怨,有的学生“电视看多了,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上课就打瞌睡,却无能为力”。 “还有小朋友约好一起玩网络游戏,一整天没吃饭,一切都还好……”

与上网看电视相对应,很多学生很少接触科技教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习惯带孩子去公园或者景区游玩,却很少想到带孩子去科技馆参观科技展览或者参加一些科普活动。在回答“过去一年,您去过哪些地方?”时,15%的小学生和24.6%的中学生回答去过博物馆; 14.6%的小学生和13.9%的中学生去过科技馆,去过公园的比例分别为41.3%和52.2%。调查还显示,约70%的中小学生在课外时间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找不到地方玩

“放学后学校操场不准进,家门前的空地成了停车场,体育场馆太贵了,没法玩……”大多数城市学生认为,自己居住的社区缺乏适合玩耍的活动设施和场所。做完作业后,他们找不到地方玩。他们要么沉浸在电视、电脑中,要么成群结队地在街上玩耍,或者进入一些娱乐场所打发无聊。

农村学生的情况更糟。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公共娱乐文化场所或设施,学生放学后主要在路上度过。乐至县的一位老师反映,“学生们放学后边走边玩,打牌、打弹子、踢石头……这些都是近的学生,远的学生没时间玩。”道路。他们必须回家。”我走了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后,我做作业,帮家人做一些家务。天都黑了,我哪有时间玩?”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都在家中或住所附近进行。学生最喜欢的是看电视、玩电脑游戏、阅读等具有个性倾向的活动。课外生活范围狭窄,独处活动较多,社交活动较少,公共生活较少。 35.3%的学生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在一起,32.3%的学生大部分时间独自在家。在社会活动方面,只有6.5%的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2.8%的学生经常参加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很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软硬件不足导致单调、差劲

教育专家分析,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单调、差,首先是由于缺乏了解。由于对课外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课外活动只是学校教育和国家课程的自然延伸和补充。与此同时,不少老师和家长将课外生活视为课堂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的天敌,以学习为借口,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的空闲时间。因此,学生的课外生活往往不是自主的,而是由学校和家庭预先决定的。

二是引导不到位。很多学校对中小学生课外生活活动的指导仅限于一些课外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只选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参加,缺乏广泛性。家长对于孩子的课外生活的安排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要么专注于学术研究,要么顺其自然。事实上,学生渴望课外生活的指导,尤其是老师的指导。调查中,30.9%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28.8%的学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专家认为,设施设备普遍较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金不足,公益场所建设十分缓慢。截至2005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仅有141个,人均图书拥有量0.23册;文化馆180个,平均每个县不到1个; 54 个博物馆,平均每 3.4 个县只有 1 个。上述公益场所大多位于农村地区。基本上不会。

不仅如此,并不是所有未成年人都能享受这些政府专门为未成年人设立的公益性校外活动场所。进入市场经济后,大多数少年宫注重举办各种文化体育培训班和学科辅导班。一些校外活动场所还通过场地租赁、开发、运营等方式实现自身收入。无论是培养特殊人才的学生,还是如今的各种培训班,少年宫的门槛都提高了,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只为少数特殊人才或富裕家庭服务的地方。

如何让课外生活丰富多彩

在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汶川雁门小学,每天下午四点以后,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目前,学校开设的比较成功的兴趣小组有羌绣、民间体育(推杠等)、羊皮鼓、羌族歌舞、小导游等。

全体中小学生怎样才能拥有与雁门小学同学一样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呢?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针对我省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现状提出对策:引导家庭和学校充分认识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课外生活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参与健康、有用、安全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积极建立中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制度。

目前,我省一些基层中小学已经开始了一些探索。什邡双胜中学已基本形成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队伍,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学校在部分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校课外活动。学校还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组织大家外出参观学习,增进了解。

成都市庆阳实验中学正在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构建“培养具有良好休闲心理和技能的初中生”的网络体系。纵向是指分为长、中、短三个时间段的休闲活动研究计划。长期为寒暑假,中期为“五一”、“国庆”黄金周,短期为课间十天。分钟、工作日短时间、周末等;横向是指内容方面的研究,包括休闲学习类型的研究、休闲活动中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家长如何引导初中生休闲活动的研究等。

专家认为,要真正改善课外活动环境,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目前,成都市青羊区正在尝试打造政府统筹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从区域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设计了以政府为保障、社区为支撑、学校为主体、学校为主体、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化教育模式”。以网络为载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