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孙向东是林业战线上的老兵。自1984年到博山林场工作以来,他已与山林打交道31年,其中还担任了7年的森林瞭望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他已经与森林相伴31年了。一家人多聚少散,忍受孤独和痛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5年5月,孙向东荣幸入选“中国好人榜”。
为了追求,选择艰辛,无怨无悔
2008年,博山林场凤头山观景台老瞭望台退役。基于孙向东多年来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林场领导想选他当瞭望员。当瞭望员的艰辛,独立山中的孤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除了山、森林和动物,连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这事孙向东早就听说了。当现场领导询问他的意见时,他二话不说就接受了,并开玩笑说:“艰苦的环境是磨练性格的最好场所,守护森林是最光荣的事业。”
观景台上,孙向东与鸟儿为伴
风头山是博山林场的最高峰,海拔300米。它负责监视和照顾超过10万英亩的森林植被。凤头山观景塔建于1987年,底层为休息处,上方为观景台。窗户没有玻璃,四面通风。没有电,晚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缺水,到了旱季,山腰唯一的一口井就会干涸。 11月至次年5月,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也是瞭望员最忙碌、最困难的时期,必须24小时守护森林。此时的孙向东每天都呆在山上,很少下山,也很少与家人团聚。如果天气干燥,更容易发生火灾。孙向东整天都待在山上,不敢下山,生怕着火了不能及时发现。有一次,他将近一个月没有下山。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像杂草一样长,身上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当他下山时,山里的人都害怕了,以为他是野人。
孙向东在瞭望台吃着简单的午餐的同时,也没忘记环顾一下森林。
防火期间,山区居民去坟墓烧纸、稻草,或者其他人生火取暖。森林地区总会出现火灾。每次发生火灾,孙向东都是第一个发现并立即报告。由于火灾位置报告及时、准确,消防队得以第一时间赶到,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火灾。上山七年来,孙向东多次发现火灾。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发出火灾警报,准确报告火灾位置、火灾强度、风速和风向。由于孙向东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没有发生大的灾难。为此,他非常自豪,也很有成就感。
预防火灾,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成为一名护林员不仅需要责任感,更需要承受很多生活、身心上的痛苦。
孙向东生火做饭,生活条件简陋
通往展望台的山路陡峭崎岖。孙向东每天都走在蜿蜒的小路上。灌木丛经常撕破他的衣服,在他的身上留下洞。旧伤尚未痊愈,新伤又堆积起来。旱季,水井干涸,他只能拎着两个大塑料盆到山脚下的博山湖挑水吃。来回花了两个多小时。带着沉重的水爬上陡峭的山是非常困难的。每次爬山我们都得停下来休息。一路上我们不得不休息很多次。到了观景台,我们的棉衣已经湿透了。
晚上,他怕自己睡太多,于是想到了两个办法。一是定时钟,二是睡前猛喝水,一次又一次憋尿,保证自己能及时醒来观察火势。
孙向东从家里拎来干粮
为了防止火灾,孙向东尽量少做饭,吃从家里带来的干粮,是他趁着下雨带回家的。每到下雨天,他都会回家让妻子给他做一袋馒头、馒头作为口粮,并带一些洋葱和大蒜作为蔬菜。当他带着妻子做的美味爬上观景台时,包子被撕开了,馅料洒了出来,馅料和皮皮也分开了。他不在乎。饿了,他就捏一些馅儿和皮,配上葱、蒜吃。以此作为一日三餐。
洋葱和馒头是孙向东的一日三餐。
为了排解孤独,他在闲暇时听广播、读古典书籍、写诗、大声唱歌。山林是他的观众,动物是他的伙伴。他对山林里的动物非常熟悉,锦鸡、野猪、獾、狐狸、松鼠、蛇……鸟儿们被他的歌声吸引,来到他的酒井边,照镜子。 ,梳理它们的羽毛,抖落它们的羽毛。羽毛和粪便掉进井里,他不得不喝井里的水,因为没有其他水源。
2012年的冬天,北风呼啸,寒冷刺骨。他半夜起来,去观景台查看。他感冒了,发高烧。他不吃不喝,两天都下不了床。无奈之下,他打电话给林场领导,林场领导立即带人上山,给他送来了感冒药和食物饮料,帮助他渡过难关。
为了信仰,尽职尽责,完成使命
人们喜欢晴天,但孙向东说他最喜欢大雨和大雪。只有雨雪过后,森林湿润的时候,他才敢下山,换衣服,洗澡理发,和家人短暂团聚。
孙向东的每日森林观察日记
人们喜欢过年,但孙向东说,他最怕过年。七年来,每年除夕夜,他都呆在观景台,不敢合眼,因为鞭炮、烟花、天灯放得太多,他生怕哪里起火了。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孙向东都要重复这个动作很多次
经过长期训练,孙向东不仅练就了看火的硬本领,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物节律——风停就睡,风起就醒。展望台的二楼是他休息的地方。窗户没有玻璃,木板床只有被子。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在这间空荡冰冷的房间里度过寒冷的冬夜的。天气干燥烦躁的时候,他整天都要绷紧神经,每小时都要爬到观景台观看。从床边向前步行5步,搭乘自动扶梯即可到达展望台。抓住自动扶梯,爬到平台顶部。看看没有火,再回来继续睡觉……这个动作一晚上需要重复很多次。 8年后,又会重演。我已经做过无数次了,闭着眼睛也能在观景台上上下下。
孙向东对10万亩森林的情况了如指掌
孙向东用的是老式手机。山上没有电源。每隔十天半,他就要下山给手机充电。孤独的时候,他想给妻子打电话,但又怕电没了,无法及时报告火情,只好忍着。
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将辽阔的群山尽收眼底。那是将军墙,那是骆驼峰,那是……十万亩山林,一百零六个山峰,孙向东对每一个山峰、每一个山谷都了如指掌。孙向东说,只有记住山的名称和位置,才能及时准确地报告火灾,为不扑灭火灾赢得宝贵的时间。
入夜,山脚万家灯火,天上明月明如镜,繁星闪烁。山顶能见度很高,星星特别多、亮。山林看了半天,孙向东累了,就一颗一颗地数着星星,以排遣孤独。
2015年5月,孙向东被评为“驻马店市文明公民标兵”
为了森林,我放弃了团聚,为母亲感到羞愧。
孙向东担任了望员已经7年了。只有一年春节下大雪,他才下山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其他年份,他都是独自在山里过春节。 “春节人们看到烟花很兴奋,但我只是紧张。”孙向东开玩笑道。除夕的下午,尤其是清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就留在屋顶上看守。他的除夕晚餐包括加热早上的剩菜,然后匆匆吃几口。夜深了,鞭炮声停了,他才稍稍松了口气,开始狼吞虎咽地吃着冷热饭菜。凌晨两三点,等周围的鞭炮声完全消失后,他就可以回到床上,裹好衣服,盖上被子睡觉了。
孙向东最喜欢的歌曲之一是小时候妈妈教的儿歌《童年的小摇篮》。他已经唱了数百遍了。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我以山林为我的观众,以沙沙作响的树叶为我的掌声,以高亢而有些伤感的歌声,因为这首歌是唱给妈妈的。
看着母亲的遗像,孙向东心情复杂。
2013年6月,孙向东的母亲不幸去世。当他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外地接受消防知识培训。他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也无法为最亲爱的母亲而死。他常说:“我们这一行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作为长子,他无法在母亲临终时陪伴在母亲身边,心里始终感到愧疚。 ,对不起,我的白发婆婆。他说:“我感觉妈妈还没有离开,她就在这座山上,微笑着看着他,默默地祝福着他。”
工作很辛苦,生活也很艰难,但孙向东却一点也不后悔。他自豪地说,森林可以保存水源、产生氧气、净化空气。他们是人类亲密的伙伴。一旦发生火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不仅杀死动植物,还会毁坏家园。保护山林,就是保护人类的亲密伙伴。
孙向东用看似简单的热爱和顽强的坚持与追求,用一生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心中的绿色梦想。
【个人介绍】
孙向东,男,48岁,驻马店市博山林场工人。他在博山林场工作了31年。仅瞭望塔一处,他就承担了10万多亩森林的防火瞭望任务。他是观测塔的“眼睛”。他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艰辛,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他被称为“森林守护者”。他看似简单的爱,看似平凡的坚持,感动了无数人。 2015年5月,孙向东入选“中国好人榜”。
【编者评语】
一座山,一个人,31年的护林生涯,7年独自的坚持。露天生活、默默工作,孙向东一直在做着他认为是自己的职责。面对其他人疑惑的目光,他平静地说:“艰苦的环境是磨练性格的最好场所,守护森林是最光荣的事业。”如今,进入“中国好人榜”的孙向东依然毫无怨言。遗憾地守护着那些茁壮成长的梦想。那山、那树,就是他幸福的绿色源泉。 (驻马店市文明办)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