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报,每年金秋时节,秋叶成为最赏心悦目的风景。从色彩斑斓到层层叠叠的森林,银杏叶黄了,枫叶满山遍野。秋色浓浓,好一幅秋景。林宝传媒记者整理了一份临沂赏叶宝藏指南。不要错过这些观赏秋叶的好地方。
盛盛园
盛盛园
金秋时节,临沂市的生生花园一片金黄,阳光透过树梢投射出斑驳的光影,美不胜收。
据考证,这片银杏林始植于明朝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009年9月被列为临沂市古树名木保护群,列入国家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树。的古银杏树。因历尽磨难仍蓬勃发展,故名生生园。现在盛盛园的银杏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临沂孔庙
孔庙位于兰山路,毗邻王羲之故居,门楼高高独特,青砖灰瓦的院落幽深,曾是临沂市博物馆所在地。临沂孔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鲁东南地区保存完好的最大的古建筑群。时值深秋,夫子庙内两棵9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正迎来最灿烂的季节。
走进沐浴着秋日阳光的临沂夫子庙,光影在枝叶间交织,书写墨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微风吹过,树叶随风摇曳,光影随之舞动。整个夫子庙仿佛都沐浴在阳光温柔的气息之中。银杏叶飘落满院。飞檐、雕栏、石阶之间,朱红与银杏的金黄相得益彰,更增添了夫子庙的古韵。
中国银杏园
中国银杏园
中国银杏园里的银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深秋,漫步在金黄的杏林中,路边有些枯草,秋虫的鸣叫,黄叶飞舞,浪漫而凄美。远离繁华都市的人群和喧嚣,万亩黄叶的壮观景色就在眼前。
中国银杏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郯城县崇房镇出口社区东侧。景区包括银杏景区、潭子夜读石像、林下花海。是我国保存最大的古银杏树群落。
九个棚子
霜降过后,九剑棚景区的银杏叶金黄灿烂。这个景点隐藏在平邑县当地乡镇田宝里乡。它不仅是“九剑蓬精神”艰苦奋斗传奇的发源地,也是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交织的典范。
金秋时节,果实累累,柿子、山楂等,如珍珠如玉,挂满枝头,香气扑鼻。这里风景秀丽,风景宜人。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天然园林”。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化村、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区。是全国知名的党的教育基地。
龙头谷
深秋时节,满山红叶,吸引了无数游客。龙头谷红叶谷位于蒙阴县桃须镇,海拔575.9米。北临蒙山,南临蒙山。因其形似一条卧龙而得名,尤其是龙头、龙嘴十分生动,故名龙头谷,属山东省南部。七十二谷之一。
每年十月以后,龙图谷的红叶由黄转红,正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漫山遍野的红海出现在眼前,点缀着苍翠的松柏、金黄的橡叶、绚丽的山花,让漫山遍野的红叶显得更加娇嫩,像一块巨大的天然彩油绘画。
沂蒙山龟蒙、云蒙风景区
沿着蒙山的林间小道漫步,秋风拂面,赏心悦目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蒙山的秋天,林木染红的景象,是大自然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千种风情,或红、或黄、或橙的叶子,点缀在万千峰谷之间,或飘扬在高山峡谷之间。秋天的树叶在沂蒙之巅、奇松奇石、云海之中绽放出最绚丽的色彩。其他的风景与无边的秋色相互映衬,十分诗情画意。
天王城风景区
天王城风景区
天空充满了夏天的色彩,树叶随着秋天的声音而动。金秋时节,沂水王城就像大自然翻转的调色板,红、橙、黄藏在眼里,平静在心里。
这个景区的山石如黑,蓝天如洗,苍松如墨,漫山遍野的树木都在竭尽全力地奏响生命的绚丽交响曲。眺望远方,连绵的群山如画卷展开;漫步千年石寨,抚摸古树名胜,品味万物成熟的微妙魅力。
大洼风景区
蒙山大洼位于龟蒙、云蒙、东蒙三大主峰之间。沂蒙山主峰东侧因群山环抱,中心凹平,小路深邃而得名。
有松林、侧柏、栎林、杨林、竹林、板栗林等,景区树木茂密,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深秋,夕阳的余辉洒满山谷,染红了森林,乡村的柿子披上了红妆,在薄雾中闪闪发光,温暖的色彩直达人们的心灵深处。
黛谷凤山
深秋时节,蒙阴代古的红叶林达到了最高峰。秋天的气息如此浓郁,触手可及,就像一幅色彩缤纷的油画铺在眼前。山林就像打翻的调色板,树木也像打翻的调色板。树木都染上了秋天的颜色。
这里的树木以黄栌、五角枫为主,还有少量的山榆、山蜡条。深秋时节,霜冻沾染了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红的、黄的、墨绿的、翠绿的,色彩缤纷,迷人。行走在红叶林中,脚下的落叶形状各异,颜色各异。透过红叶的缝隙望去,群山环抱,仿佛步入了梦幻般的世界。
平邑象山
香山静静地坐落在平邑县凤阳镇西北部,与泗水县接壤,海拔316米。这里景色壮丽,气候温和,树木茂盛,宛如世外桃源。
深秋时节,象山五角枫的叶子渐渐变得绚丽多彩,深红、浅红、鹅黄、翠绿等颜色交相辉映,共同凸显秋天的魅力,蔚为壮观。此外,象山还有古印楝、燕子树、古槐等多种树木,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群落。
据记载,香山枫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每一次霜降,都像神来之笔,将山水染得诗情画意。天空飘浮云彩,色彩流动,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令人叹为观止。深秋时节,枫树红如火,漫山遍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一睹这红叶盛宴,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林宝传媒记者 梅香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