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中世纪建筑风格演变:从罗马式到哥特式,探索5至16世纪的建筑艺术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5 09:03:57

从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被称为中世纪。主要分为几个时期:

5至9世纪封建社会混乱、衰落的早期阶段

10-12世纪罗马风格

12-16世纪哥特式

在“黑暗的中世纪”,人们不再与动物战斗,举行体育比赛,戏剧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洗澡也不再常见。因此,古罗马人修建的相关公共设施不再使用,也没有新建。

罗马式建筑

转眼到了11世纪,一种名为“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开始广泛流行,意思是“像罗马一样”。由于名称容易混淆,有时也被译为“罗马式”、“罗马式”、“仿罗马式”等,但最常用的是“罗马式”。

提醒一下,这里所说的时代,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五六百年了,所以特别强调,不是古罗马建筑,不是古罗马建筑,不是古罗马建筑。

罗马式建筑并不是古罗马艺术的复兴,而是多种艺术风格的综合。其建筑形式基本延续了古罗马时代的风格。结构基本采用罗马式拱门。许多教堂的材料甚至来自罗马建筑。是直接从废墟上搬来的,但使用还不够成熟。

罗马式教堂的整体感觉比较稳重,厚厚的墙壁支撑着屋顶的重量。窗户一般不大,有的很小,给人一种阴暗的感觉。

在罗马式建筑中,数量最多的是教堂(和修道院)。修道院和城市教堂在这一时期很受欢迎。罗马风格主要是城市教堂,教堂仍采用巴西利卡形式。与早期的基督教教堂不同,此时的教堂取消了前院(走廊和洗礼堂)。塔楼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放置在立面(以及其他地方),添加耳堂,形成大教堂拉丁十字架。

典型代表建筑是比萨大教堂

还记得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的拜占庭集权吗?

由于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分裂为东欧的东正教和西欧的天主教会。两种宗教的不同仪式也对建筑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欧洲的罗马式建筑和拜占庭式建筑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西方是罗马式建筑(如法国、意大利),而东方则是拜占庭式建筑(如捷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东正教的教堂应该是这样的:

▲ 而天主教是这样的:

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中央集权和巴西拉卡的不同结构空间。

▲ 安德纳赫附近,玛丽亚拉赫修道院,罗马式建筑,11-13 世纪。

▲ 陶尔,圣德陶尔教堂(Sant de Taüll),罗马式建筑,12世纪。

▲法国11世纪仿罗马式建筑格兰迪圣母院

▲圣塞南教堂(外部和内部),12世纪,法国图卢兹

当然,表现神权至上、指向极致的哥特式才是中世纪的主要风格。

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期间,天主教成为西欧唯一的宗教。神权政治时代已经到来。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天主教在西欧占主导地位后,所谓神权大于皇权。于是,仿罗马式艺术逐渐发展为哥特式艺术。

为什么高?

天主教徒相信生命中有四件最后的事情:死亡、审判、天堂和地狱(这就是所谓的所有人的四个永恒)。

第一件事就是死亡。人死后会埋葬在墓地,而欧洲的墓地就是教堂。

那么,问题来了。棺材本来就埋在地下,下地狱比较容易,但是好人该怎么办呢?他们将与耶稣、玛利亚、天使和圣徒在一起。

所以当时的人们想把教堂建得更高一些,这样可以更接近上帝。事实证明,我们不可能拥有希腊、罗马和拜占庭风格的大型圆顶。由于顶部很重,必须用又厚又重的石墙来支撑,导致建筑物无法拔高。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尖顶,并发明了飞扶壁以使建筑物更高。

哥特式建筑最显着的特点就是:锋利!

像这样

除了尖拱之外,肋骨和飞扶壁也是哥特式教堂的特色。

说完外观,我们来看看内饰。

因为哥特式教堂很高,而且飞扶壁减轻了墙体的重量,窗户也很多,而且还增加了彩色玻璃来表达光的宗教神秘感,所以人们置身于哥特式建筑中。 ,你会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宏伟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天堂。

为什么使用大量彩色玻璃?

1.减轻建筑物的整体重量,以便可以建得更高。

2. 半透明

彩色玻璃在教堂内部营造出神秘而绚丽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内心向往天堂的理想。 (玻璃的颜色主要有蓝色和红色。蓝色代表天堂,红色代表基督的血)

巨大的彩色玻璃让光线照射进来

3. 教育人民

在古代欧洲,和中国一样,读书识字只是贵族的权利。中世纪有很多文盲。如果人们不识字该怎么办?幸运的是,他们每周都要去教堂。于是他们用彩色玻璃在花窗上拼出圣经故事。

以下也是哥特式建筑:

▲法国巴黎圣母院

▲圣。法国马克劳大教堂

▲法国沙特尔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西班牙圣家堂

复兴

然后是文艺复兴时期。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首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抵制。

他们通过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理念。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这股风从意大利吹遍了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15-16世纪的意大利),简单来说,就是打着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旗号的古罗马建筑(实践)的复兴。平面布局追求古典柱式的严谨比例,采用以圆为中心的集中式布局。

它以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为标志开始,以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大教堂结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追求巨大的效果,但没有取得太多的技术突破。

代表建筑:

▲佛罗伦萨大教堂

▲意大利(圣彼得教堂)

▲意大利圆形别墅

▲圣。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文艺复兴后期的建筑走向了两个极端:

一方面,他们挑战柱式风格严格完整的规则,追求新奇,堆积装饰和雕塑,玩弄技巧,发展成为巴洛克建筑。

另一面是对古代建筑的教条式崇拜和对理性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强调。

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一词原本是指那些形状怪异的珍珠,一些比较有才华的珍珠被用来制作工艺品。例如,下面这对:

▲ 装饰品方面,身体部分使用了巴洛克珍珠。慕尼黑皇宫珍宝收藏。

所以当用“巴洛克”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时,其本意其实是带有贬义的。也就是说,那些建筑、雕塑等太怪异、荒诞,就像“难看、难看的珍珠”。如今,一提到“巴洛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是崇高的。

其实早期的“巴洛克”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富丽堂皇。事实上,直到巴洛克风格发展到后期,它才开始与富有的黄金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巴洛克必须有几个关键词的话,那就应该是“曲线”和“活力”。

巴洛克风格是从文艺复兴时期过渡过来的。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安静而美丽的,那么巴洛克则是动态的:房屋不是方形的,雕像总是扭动着,经常有各种来来往往。未知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吹乱了他们宽松的衣袍。

就建筑立面而言,如果立面上没有明显的曲线,那么至少它不是平坦的。总会有一些部分突出,一些部分凹陷(想象一下北京奥运会上的活字表演)。

比如这座教堂,看起来就像经历了时空扭曲:

▲ 罗马,圣卡洛教堂,巴洛克式建筑,17世纪。

这种大卷轴也是巴洛克风格的特点之一。除了其装饰功能外,它还可以充当扶壁(加固支撑)。

▲ 威尼斯,安康圣母堂屋顶细节,巴洛克式建筑,17 世纪。

这种扭曲的柱子也是巴洛克艺术中常用的元素之一,称为“所罗门柱”。它实际上是以君士坦丁大帝在(据称)耶路撒冷所罗门王圣殿中发现的圆柱为模型的,其原件现在也存放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中。

▲ 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巴洛克艺术,17世纪。

16世纪到17世纪,是欧洲王室的黄金时代。模仿贵族生活是当时欧洲的主流思想,于是巴洛克风格应运而生:华丽、复杂、宏伟,富含享乐主义和幻想。

随着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它开始变得戏剧化。教堂从雕塑到整个内部,就像一个剧院舞台。

▲ 慕尼黑,阿森教堂(),巴洛克晚期建筑,18世纪。

还有我们熟悉的3D绘画,其实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 罗马,圣伊格内修斯教堂(Sant'),安德里亚·波佐( Pozzo)的天花板画,巴洛克艺术,1691-1694 年。

洛可可是在巴洛克晚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一些建筑中,巴洛克和洛可可一起出现,这也是为什么这两个词经常一起说。

然而,洛可可并没有发展出新的建筑风格。它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即使是所谓的“洛可可建筑”,实际上也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些洛可可装饰。

洛可可式的装饰比巴洛克式的更“动人”:

浮雕像海浪一样翻滚,不对称的装饰开始被追求。

植物形状的装饰品开始大量引入,像藤蔓一样攀附在墙壁上。

我们可以和前面提到的罗马圣加洛四泉教堂的立面做个对比: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有体积感和厚度感,而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则很“薄”。

▲ , 修道院(),内部细节,18 世纪。 (洛可可式框架呈现出强烈的不对称性;巴洛克风格的小天使雕塑点缀其周围)

▲班贝格附近,第十四圣徒朝圣教堂(igen),室内装饰,洛可可艺术,18世纪。

▲巴伐利亚,林德霍夫宫(),室内装饰,洛可可艺术,19世纪。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